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介绍

矿区地质与灾害超前探测与预警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英文名称“Key Laboratory of Mining Area Geology and Disaster Advanced Detection and Early-Warning, Minist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研究领域为安全生产,且重点为在矿山建设和开发过程中的地质问题和灾害防控。针对矿产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地质环境灾变的地质灾害效应,以及矿区三维地质透明化、矿区地质灾害探测与智能监测预警等。依托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在相关领域各具研究特色,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有领域包括:

(1)矿区灾害及生态地质环境防控理论与技术。构建了矿区灾害及生态地质环境防控技术体系,揭示了采动—水体扰动—灾害成生的内在联系,构建了灾害及地质环境保护防控技术体系,成果应用我国西部主要煤炭基地的30余个矿井。

(2)采动覆岩离层突发大型涌水防控理论与技术。发明了采动覆岩离层(水)发育原位监测技术、离层突发涌水预测评价技术以及离层水害勘查和防治关键技术,成果推广应用40余个矿井。

(3)矿山时空信息智能透明地质平台构建理论与技术。阐明矿山全过程时空信息演变的机理及智能化表达,提出矿山时空信息自适应反馈和决策的透明地质理论和方法,发明基于GIS+AI+矿山安全生产的智能分析技术。

(4)矿山含水层地球物理定量预测理论与技术。针对定量评价含水量这一防治水关键技术难题,建立了岩石电阻率、孔隙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定量关系,实现了任意复杂地形三维地球物理建模,基于多元参数融合约束实现了含隔水层精准电性模型的构建,建立了突水定量预测理论与技术,有效解决了防治水流程效率低和定量评价含水量这一关键性难题。

(5)突水致灾源综合探测与立体防治技术。建立了磁性源和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法,矿井瞬变电磁法、钻孔直流电法超前探等综合探测技术体系,采用地面普查→地面详查→矿井超前探等分阶段探测模式,实现了立体数据采集,提高了勘探准确性和分辨率。目前已开展突水致灾源超前探测千余次,服务数百对矿井。

(6)矿区动力灾害监测与预警理论与技术。创新了煤矿动力灾害监测与预警理论与技术,研发了动力地质灾害多参量智能预警云平台,构建“三场” 预警理论与指标体系,为矿区动力灾害管控提供了新方法。

(7)矿区地质灾害多源多尺度综合监测与预警理论与技术。针对矿区资源开发中面临的地表沉降、浅表层地质灾害、开采沉陷、井下多源灾害等问题,提出空-天-地-井多源灾害联合反演智能监测预警关键技术。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邮编:221116

苏ICP备05007141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872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