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赵剑尘
5月29日,刚上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学楼五楼,就听得一阵悠扬的古琴声传来,随着音乐声走进教室,室内似乎萦绕着竹叶清香,再看窗台上,一盆盆绿萝映着阳光绿意盎然;在黑板的正上方挂着一行楷书分外醒目,“一手好字 文化素养的体现”;有几位身着白色国风衬衣配深蓝色马面裙的女大学生正在整理不同书体的书法作品……

书法沙龙社团活动上,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师范学院书法老师曾轶(右)正在和大学生们实践漆扇制作。受访者供图
这是“传承·自信”乌鲁木齐市第二届书法篆刻双年展评审现场,学校书法沙龙社团的大学生们在帮助市书法家协会的评委老师们展示投稿作品,听老师们评审讨论,耳濡目染学习更多专业的书法知识。
学书法为家乡亲人写春联
“原来除了楷书,书法还有这些不同的书体。”顺着话声,转头发现一名大学生正对着一幅篆书作品感叹。这是18岁的米合古丽·麦麦提,说起学习书法她还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情景。曾轶老师带着笔墨纸砚,先给大家逐一展示,然后介绍说笔墨纸砚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房四宝,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人书写书法和创作中国画必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