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核技术应用产业“嘉年华”,为何受到高关注?

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到2022年底,产值已经接近7000亿元。预计2025年可达万亿元市场规模。9月7日,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衡阳召开,大会聚集了政、产、学、研、金、介等各方力量,聚焦核技术应用在各个领域的热点话题,共议发展,助力核技术应用产业规模壮大、结构转型和质量跃升。大会发布的产业发展数据、呈现的产业发展前景,振奋人心,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话题热度不断刷新。

本次大会可谓实力与“颜值”并存,不仅有核心央企的“老戏骨”,也有民营企业的“新翘楚”;不仅有业界资深精英的“熟面孔”,也有青年才俊的“新生代”;不仅有学术科研的“书卷气”,也有产融结合的“新动能”;不仅有硬核数据描绘的可期前景,也有开拓思维、打通 “堵点”的创意活动,既可“大协作”共享涉核实验室,亦可“孤胆英雄”揭榜挂帅展现才华……可以说,这是一场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嘉年华”。行业将发力,国家有规划核技术是当代公认的新技术,具有技术含量高、应用领域广、发展前景广等特点,在工业、农业、医疗、环境、安全等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关键环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各领域、各环节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塑造新发展优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建设。“十四五”期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高度重视核技术应用的发展,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核技术应用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期。

2021年6月24日,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科技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7部门正式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核技术在医疗卫生应用领域发布的纲领性文件,对提升医用同位素相关产业能力水平、保障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科技界、产业界、资本界积极对接,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电投等央企积极布局核医疗产业,投资规模近百亿元,产业发展显著提速。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亟待通过技术革命转换增长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核技术以其特有的先进性与高效性,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将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能力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做强做优做大。记者从大会获悉,按照创新开放融合的思路,今后该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加大核技术应用向国民经济领域的转化力度。一是加大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医用加速器研制,放疗设备研发以及市场推广力度。二是加强工业用各类放射源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经营与技术服务,形成辐射加工主打产品,并逐渐形成规模化发展。三是大力提升核技术在材料、核探测仪器仪表,爆炸监测装置等领域的市场份额,力争打造一批应用前景广阔、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品牌。产业高质量发展,院士建言献策 随着国家一系列新政策发布,核技术应用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产业发展不断提速,其中,在同位素生产、辐照加工等方面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核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核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开发也取得了飞速发展。新型分子探针,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等热点新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动了核医疗的发展;同时,通过提升核医学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医院科室建设水平,从源头上加快了核医疗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也被认为是世界核技术应用发展速度最快,市场前景最大的国家。”以中核集团为例,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中核集团积极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打造了以核医疗、安检安保、辐照应用为主的“3+N”核技术应用产业体系。 目前,中核集团放射性同位素反应堆和生产技术、产能以及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掌握了至少11种重要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工艺。集团公司旗下中国同辐是放射性药品及高端放疗装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行业领军企业,是我国最大的放射性药品生产供应企业,服务的医疗机构超过18000家。

同方威视是全球领先的核安检安保产品和安全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目前已为全球450余个机构、机场提供了安检产品与服务,在全球爆炸物、武器和违禁品探测市场中的占有率连续六年排名全球第三。成绩斐然,令人振奋。但放眼整个行业,核技术应用学科交叉广、技术门槛高,目前我国相关基础研发、核心技术研发、关键设备制造等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高端医疗装备、先进加速器、精密核探测仪器,重要同位素生产等方面还多有依赖进口的问题。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表示,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其次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造就爱国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高技术水平的人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工程院院士邓建军表示,今天的主题是核技术应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何为高质量发展?创新、高效、可持续是高质量发展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而创新才能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邀你“揭榜”,共画最大同心圆 核技术应用产业特殊,既根植于核工业主产业链,共享着人才、物质和技术基础,又深度嵌入国民经济发展各个领域,需要跨部门的合作,各环节协调配合,育苗浇水,长期跟踪,才能孵化好的核技术项目。但目前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各环节主要以单边作战为主,“你不知道我所需,我也不知道你所能”的情况限制了核技术产业的创新水平。核技术发展需要协同创新。“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本次大会直面行业发展“堵点”,一系列亮眼活动致力于引领核技术产业发展“转型”,强核心、大协作,促进人才、技术、资本、信息、数据等要素合理配置和高效流通,有效发挥各方优势,画出最大“同心圆”。大会现场发布核技术应用领域“揭榜挂帅”的10个项目。通过这种活动形式,充分征集产业重点领域发展急需解决的痛点、难点等需求,挖掘社会各界中坚力量,汇聚各方资源,促进产业团结协作,不断增强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还发起了 “开放共享涉核实验室的倡议”,旨在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共享,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关专家表示,“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助推器,既为新冠疫苗研发、空间科学、种业创新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了支撑,也帮助无力购买大型仪器的中小企业减轻了创新负担,促进各类创新要素概念验证、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技术投融资等生态功能的打造,形成核技术应用产业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开放式的创新生态。”倡议得到了各方的积极支持,截至目前共收到中国先进研究堆100兆电子伏特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上海光源科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核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原子能机构和技术、放射性药物非临床评价研发中心、国家能源非能动核能技术研发中心,先进核能技术设计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放射性药物工程转化研发中心等8家单位的11个涉核实验室可共享开放。人才是第一资源。“企业伯乐广纳贤才”环节中, 10名优秀的本硕博毕业生代表共登舞台,一展风采。

“企业伯乐广纳贤才”活动将为政府、企业、院所等产业主体和高校之间建立人才合作的渠道,为涉核高校提供推送生源的平台,为核技术应用企业提供选才的机会,满足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沟通的桥梁、展示的舞台以及更好的就业机会。 作为企业伯乐“广纳贤才”活动的负责单位,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将共建共探人才创新平台,为各方合作搭好桥梁,为人才培养做好纽带,为科研教学建好平台,为行业发展提供保障,进一步推动社会高校人才培养,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实施校企协同育人,结合核工业发展实际培养一大批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较好的实践经验,有理想、有抱负,乐于钻研的高水平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