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冀教人[2015]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工作,为实现 “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战略目标,找准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学、科研、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管理的全过程,逐步建立完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体系和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形成“明师道、立师德、强师能、铸师魂、扬师风”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任务与途径
(一)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宣传活动
以学习贯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充分发挥校、院两级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规范性文件体系,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宣传计划,学习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和教学管理规定。开设“名师大讲堂”,传播弘扬河大精神,加强爱校爱岗教育;举办师德师风论坛,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学习交流制度,发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提高师德师风教育学习质量和效果。每年教师节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集中开展“树师表形象,创文明校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报、网络、电视等校园媒体,及设立校园名师雕塑群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营造出全校师生共同关心、支持、监督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舆论氛围。通过师德报告会、师德颂演讲活动、征文活动等形式,组织宣传校内外师德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使良好的师德师风深入人心,形成重德养德、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
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
(二)建立师德师风教育多层次分类培训机制
通过开设师德教育课程,以集中培训的形式,将学习师德规范纳入教师岗位培训和职业培训计划,逐步建立起岗前培训、任职培训、研究生导师专题研修、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培训等多层次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对新入职教师开展岗前培训,除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外,还要对其进行教学规范、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培训;对于青年教师,大力开展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为重点的培训,培养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对于研究生导师,在任职前开展任职培训,组织开展师德规范、学术规范等培训;对于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每年安排专题研修,就师德师风建设、青年教师指导、学术道德等进行专题研讨。同时,对班主任、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对教辅、教管等岗位人员加强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教育培训,建立健全涵盖全校各个岗位范围的师德师风培训机制。
各院(部、中心)根据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情况,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每年制定师德师风目标建设计划,把师德建设与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从思想品德到业务能力,全方位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培养工作,以师德教育为先导,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牵头单位: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人事处、学生处、学科建设与学位管理处
(三)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考核评价制度
以强化师德管理考核为手段,进一步明确教书育人职责,规范师德行为,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在教师招聘、资格认定、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质量评估、评优奖励等工作中,把师德评定作为重要内容和依据,建立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建设档案。学校将结合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价方案的修订,将师德师风建设列为院(部、中心)考核指标;将教师爱生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等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情况列入教师绩效考评、教学质量评优等内容,制定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完善师德师风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每学期与学生网上评教同时进行。
牵头单位:人事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办公室
(四)建立师德师风建设表彰激励机制
以评选表彰活动为载体,使教师在自我教育中不断提高师德素质,学校设立师德师风奖励基金,制定师德师风表彰办法,学校定期组织评选师德师风模范、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和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等。继续组织开展“最美河大人”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和表彰师德先进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树立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各院(部、中心)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
牵头单位:校工会、党委宣传部
(五)建立师德师风监控体系
以整改建设为目的,建立由学校、学院、学生共同参与的师德师风建设监督机制。通过各级干部和同行听课、学生评议、教学检查等途径,及时把握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工作情况;校院两级督学(督导员)要同时担任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巡视员,检查教风,督促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设立师德师风问题举报邮箱,公布监督电话,广泛接受全体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的反映、建议和意见。建立师德师风警示制度,加大惩戒力度,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教育与劝诫。对有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视具体情况,分别给与批评教育、调整工作、直至行政处分或解聘等,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牵头单位:纪检委、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办公室
(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研究
以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设立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创新研究课题,积极推进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发挥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师德师风研究课题的资助力度,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师德师风建设创新研究的积极性。建立师德师风创新研究成果评价推广机制,评选出一批具有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并加以推广。
牵头单位: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办公室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体系
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领导、统筹与协调。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办公室设在人事处,成员单位由人事处、纪检委、宣传部、校工会、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学科建设与学位管理处、学生处、教学质量评估办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校师德师风建设计划和相关制度,确定师德师风建设各项活动分工单位,研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等。各部门应分工协作,切实履行各自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职责,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活动方案,从实际效果出发,安排好有关活动。
各学院(部、中心)成立由党政领导、教授组成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结合本部门实际具体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与日常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及学科、学术梯队建设工作相结合。
(二)常抓不懈,不断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意识
学校将定期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就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建设计划、实施措施,确定师德师风建设各阶段的工作重点。每年九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月”活动,集中学习国家和河北省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组织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召开师德师风报告会、交流会等活动,使广大教师学有精神,赶有目标,引导教师自觉树立师德观念,强化师德意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建设对校风学风建设的带动作用。
各院(部、中心)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每学期应就师德师风建设召开一次专题学习教育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切实落实师德师风集中教育任务,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的校园氛围。
(三)弘扬传统,创建师德师风建设的和谐发展环境
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强化教师的团队意识,增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营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沟通协调、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形成群策群力、互勉共进、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健全教师服务体系,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并将重点放在对教师的培养、引导和塑造上,为教师教书育人、学术科研创造和谐竞争、激励发展的良好环境。
河北大学
2016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