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对象与学制
(一)培养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二)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对接影视文化产业,面向摄影摄像行业,服务摄影工作室、婚纱影楼、新闻媒体及其它摄影摄像工作领域,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掌握图片作品拍摄与制作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与沟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就业面向、人才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
(一)职业岗位与核心能力
表1 职业岗位群与核心能力
职业岗位
| 主要工作任务
| 岗位核心能力
|
主岗位
| 平面摄影师
| (1)平面摄影前期拍摄筹备;
(2)拍摄方案的落实;
(3)现场拍摄、后期修图。
| (1)具备美学基础与一定的创造力;(2)具备一定的策划能力;
(3)具备良好的拍摄技术与沟通能力。
|
摄影修图师
| (1)图片整理、归档;
(2)平面后期修图;
(3)图片平面排版。
| (1)具备图片分析与审美能力;
(2)具备一定的后期修图能力;
(3)具备一定的美学基础与排版能力。
|
图片编辑
| (1)图片前期拍摄筹备;
(2)图片整理、排版;
(3)图片视觉构成。
| (1)具备图片分析与审美能力;
(2)具备一定的后期修图能力;
(3)具备一定的美学基础与排版能力。
|
拓展岗
| 摄像师
| (1)视频拍摄;
(2)后期剪辑。
| (1)具备视频拍摄的能力;
(2)具备后期剪辑的能力。
|
新闻摄影记者
| (1)现场采集新闻图片;
(2)后期图片与文字编辑工作。
| (1)具备美学基础与沟通能力;
(2)具备一定的文字与图片排版能力。
|
摄影工作室运营
| (1)工作室的运营、销售;
(2)工作室的推广。
| (1)具备运营能力;
(2)具备沟通能力与市场推广能力。
|
(二)人才培养规格
1.专业能力
(1)熟练掌握摄影拍摄的技法与常用工具;
(2)熟悉商业与艺术摄影的拍摄理念与方法,掌握摄影拍摄操作流程;
(3)熟练掌握Photoshop、Lightroom、Camera Raw等系列摄影后期软件;
(4)掌握视频拍摄的流程与方法以及掌握视频剪辑软件;
(5)具有图片拍摄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6)具有摄影摄像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7)了解掌握国内外的摄影摄像技术的发展历史;
(8)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知识;
2.方法能力
(1)具有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以及独立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
(2)确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制定工作计划、评估工作结果的能力;
(3)具有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技术应用与加工等能力;
(4)具有口语和书面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对摄影摄像市场信息捕捉能力和摄影摄像产品开发的能力
3.社会能力
(1)团队合作与组织沟通能力;
(2)责任自律与职业道德自律能力;
(3)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
(4)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三)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工作室制为平台,项目引领为导向”。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依托横店的影视资源,形成了“以工作室制为平台,项目引领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为:以影视制作服务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等为平台,以实践教学、社会服务、学科竞赛等项目为导向,培育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开展项目化教学,推进学科竞赛,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四、毕业标准
(一)学分要求
获得至少136学分,其中专业群共享课不少于10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二)职业技能证书要求
1.证书获取范围(见表格2)
表格2 职业技能证书
序号
| 证书类型
| 证书名称
| 级别
| 发证机构
| 考试安排
| 支撑课程
|
1
| 职业技能证书
| 人像摄影
| 高级
| 东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 第四学期
| 职业技能考试培训
|
2
| 视频剪辑
| 高级
| 东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 第四学期
| 职业技能考试培训
|
3
| 海报制作
| 高级
| 东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 第四学期
| 职业技能考试培训
|
注:专业群各专业(方向)的职业技能证书可以在群内专业中相互选择。
2.证书获取要求
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毕业证和至少1本职业技能证书。
五、课程体系
(一)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素养分析
表3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素养分析表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T1:图片摄影拍摄制作
| A1-1:方案策划能力
A1-2:拍摄系列作品能力
A1-3: 摄影产业认知能力
|
T2:图片摄影后期制作
| A2-1: 视频的拍摄与后期制作能力
A2-2: 不同门类的视频拍摄与制作能力
|
注:①表中“典型工作任务”栏以T开头进行编码,例如“T2”表示第2项典型工作任务的代码。
②表中“职业能力”栏以A开头进行编码,例如“A2-3”表示第2项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第3项职业能力的代码。
(二)课程体系架构

(三)专业核心课程
表4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典型工作任务
| 主要教学内容
| 开设学期
| 参考学时
|
1
| 商业人像摄影
| T1人像布光
T2创意人像
T3方案制作
| 商业人像摄影拍摄制作
| 第四学期
| 64
|
2
| 商业产品摄影
| T1产品布光
T2创意产品拍摄
T3方案制作
| 商业产品摄影拍摄制作
| 第三学期
| 64
|
3
| 婚纱摄影
| T1婚纱摄影用光
T2婚纱风格
T3风格化调色
| 婚纱风格的分类拍摄、布光与制作
| 第二学期
| 48
|
4
| 摄影基础
| T1摄影器材
T2摄影用光
T3摄影构图
| 摄影技术基础知识
| 第一学期
| 45
|
5
| 暗房技术
| T1胶片机的使用
T2底片冲洗工艺
T3底片放大工艺
| 胶片机的使用与其后期技术
| 第一学期
| 60
|
6
| 摄影艺术
| T1题材分类
T2摄影作品鉴赏
T3题材拍摄
| 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思路与制作
| 第四学期
| 48
|
7
| 新闻摄影
| T1 新闻敏感度
T2作品分析
T3新闻题材拍摄
| 培养对新闻的敏感度与新闻拍摄技巧
| 第三学期
| 48
|
注:表4中“典型工作任务”栏填写表3中任务编号。
六、教学进程表(见附表)
七、学时与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 学时分配
| 学分分配
|
总学时
| 占比/%
| 总学分
| 占比/%
|
公共
必修课
| 公共课
| 684
| 26%
| 33
| 24%
|
专业
必修课
| 职业基础课
| 93
| 3%
| 5.5
| 4%
|
职业技能课
| 128
| 5%
| 7
| 5%
|
职业技能训练课
| 768
| 29%
| 34
| 25%
|
专业
选修课
| 专业限选课
| 675
| 25%
| 38.5
| 28%
|
专业群共享课
| 180
| 7%
| 10
| 7%
|
公共
选修课
|
| 144
| 5%
| 8
| 6%
|
合 计
| 2672
| 100%
| 136
| 100%
|
八、教学基本条件
(一)企业条件
按100名学生规模计算,要求配备校外实训基地总数13家左右,单个基地岗位数不少于8个,做到2人/岗,轮岗实训,建立基地管理制度,规范基地应用,配备指导教师,校企共同管理机制。本专业目前已建成30家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横店影视城微电影公司、东阳市广播电视台、东阳日报社等单位是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开展学生的顶岗实习、教师的挂职锻炼、兼职教师聘请、科研合作等活动。
(二)学校条件
1.图片摄影实训室简介
通过图片摄影实训室的实训,学生可以参与室内人像摄影用光、室内广告摄影用光、婚纱实景棚拍摄实践、婚纱摄影基本构图训练等项目的实践操作。
设备要求:摄像实训室面积为200平方米,共分2间。有70寸液晶电视2台,摄影灯光4组16盏及灯架12个,大型脚架1个,背景布20块,背景架4套,拍摄服装6套。
2.电视摄像实训室
通过电视摄像实训室的实训,学生可以参与摄像机使用、摄像机调整、电视摄像曝光、电视摄像构图、电视用光、运动摄影、电视场面调度、镜头构成、EFP多机位摄像等项目的实践操作。
设备要求:摄像实训室面积为108平方米,有70寸液晶电视一台,日立高亮度投影仪一套、六路导播台一套、抠像机一台、监视器两台、摄像机四台、摇臂一套、移动轨道一套、聚光灯四台、柔光灯六台、背景幕一个、葡萄架一个。
3.虚拟演播室
通过电视摄像实训室的实训,学生可以参与摄像机使用、EFP多机位摄像、导播台使用、后期抠像合成、演播厅灯光设计、播音与主持实践等项目的实践操作。
设备要求:面积为108平方米,有高清摄录一体机2套,19寸液晶播音提词器(含一付重型三脚架及脚轮)1套、高清多功能演播室工作站1套、高清网络型三维图文创作播出机1套、4通道通话系统1套、高清监视器1套、非线性编辑工作站1套、调音台1套、铁三角专业无线领夹式话筒1套、铁三角专业无线手持式话筒1套、惠威专业音箱1对、D-LINK8口千兆网络交换机1套、导播室操作/机架台3台、演播室灯光1套、蓝箱1套。
4.后期制作实训室
通过电视节目制作实训室的实训,学生可以进行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电视节目制作、动画制作、广告制作、栏目包装及电视片制作、教学片制作、课件制作及网页设计制作等项目的实践操作。
设备要求:实训室面积为108平方米,有70寸液晶电视一台,苹果电脑两台、会议桌8个、工作转椅50个、办公室沙发5个、大转椅1个、档案柜3个、后期工作站1个、移动导播台1个、泰丽灯1个、机顶灯1个、讲台1个、黑板1块、移动展示板2块、墙壁物品柜30个,电源线、空调、防盗门等。
(三)师资条件
1.师资结构
本专业教师队伍要求在年龄、学历、专业和职称等方面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一般不低于60%,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应思想品德高尚,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具有摄影、视觉传达、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能从事本专业教学的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影视行业、专业发 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四)教学方法
A类课程属于理论课,主要教学方法为讲授法、讨论法等,如《摄影史》、《影视美学》等课程;B类课程属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主要教学方法为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等,如《摄影基础》、《广告摄影》等;C类课程属于实践课,主要教学方法为任务驱动法、现场教学法等,如《摄影创作实践》、《毕业设计》等课程。
九、教学评价
为了掌握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学习的状态与性态,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正确地学习,根据课程标准以及课程建设规划要求,制定课程考核方案,用以考核学生能力、知识和技能。
课程考核采取百分制。由于摄影摄像专业课程教学的独特性,摄影摄像专业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形成性考核占50%,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构成。
形成性考核分值构成表
形成性考核
| 考核形式
| 内容
| 要求
| 分值比例
|
到课情况
| 考勤
| 旷课、请假、迟到按标准扣分
| 20%
|
课堂互动
| 师生互动、讨论、学生互评
| 按回答问题的质量加分或扣分
| 20%
|
课程练习
| 课外作业
| 按作业的态度、数量和质量评分
| 30%
|
课程成果
| 影视作品、创作心得等
| 课程所在学期完成不少于1000字的
作品创作心得
| 30%
|
小计
|
|
| 100%
|
终结性考核
| 期末考卷
| 本课程全部
教学内容
| 试卷考试:题型为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作品评分:教师集体评分(专业教师3人以上)
| 100%
|
十、说明
本方案根据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以摄影摄像技术人才需求调查、工作任务与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一起制订,并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
【附】执笔人:陈明悦 审核人:杨剑 修订时间:2019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