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对象与学制
(一)培养对象: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二)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休闲行业的私人教练、客户管家、前台接待、高尔夫顾问、高尔夫球童等职业群,能够从事高级健身会所私人教练、客户管家、前台接待、高尔夫会所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就业面向、人才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
(一)职业岗位与核心能力
表1 职业岗位群与核心能力
职业岗位
| 主要工作任务
| 岗位核心能力
|
主岗位
| 高级健身会所私人教练
| 指导客户健身,并帮助客户获得健康
| (1)提供个性化的健身计划;
(2)监控健身进度,及时调整练习者的健身计划
(3)市场开拓及产品开发
|
客户管家
| 接待、维护并拓展市场
| (1)沟通能力
(2)接待能力
(3)拓展客户能力
|
前台接待
| 客服服务、接待服务
| (1)前台接待能力
(2)服务能力
|
拓展岗
| 高尔夫顾问
| 接待、指导
| (1)沟通能力
(2)接待能力
|
高尔夫球童
| 高尔夫服务
| (1)服务能力
(2)高尔夫运动的能力与技巧
|
(二)人才培养规格
1.专业能力
(1)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合作和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一定的中外文语言水平;
(4)具有科学健身技能、指导健身的基本技能;
(5)具有高尔夫球童、餐饮、酒水、康乐等高品质服务能力,具有现代服务意识;
(6)具有旅游产品的市场调研能力、销售能力和策划推广能力;
(7)掌握一定的休闲产品营销策划能力或会员市场拓展能力。
2.方法能力
(1)具有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以及独立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
(2)确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制定工作计划、评估工作结果的能力;
(3)客人良好沟通、问题处理的能力;
(4)现代企业信息学习与处理能力;
(5)具备旅游服务接待的综合协调能力、灵活应变的问题处理能力。
3.社会能力
(1)团队合作与组织沟通能力;
(2)责任自律与职业道德自律能力;
(3)顾客关系管理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依托横店影视城高尔夫球场及会所,围绕休闲产业各职业岗位的需求,结合休闲产业淡旺季明显的特点,构建了学校、行业、企业三方联动的“旺进淡出、工学交替、课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旺进淡出、工学交替”:即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根据休闲企业淡、旺季交替生产周期规律调整教学要素布局,生产或工作与学习内容交替进行,在旺季安排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淡季回校上课。既满足了企业周期性的用人需求,又在真实的职场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课证结合”:即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各种资格证考证相结合,课程教材与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一致,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直接参加资格证书的考试。
四、毕业标准
(一)学分要求
获得至少137学分,其中专业群共享课不少于10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二)职业技能证书要求
1.证书获取范围(见表2)
表2 基本技能证书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序号
| 证书类型
| 证书类型
| 级别
| 发证机构
| 考试安排
| 支撑课程
|
1
| 职业技能证书
|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
| 初级
| 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 根据各基地安排
| 健身健美运动
|
2
| 高尔夫职业球童资格证
| 初级
| 中国高尔夫球协会
| 根据各考点安排
| 高尔夫概论、高尔夫服务技巧
|
3
| 高尔夫教练证书
| 初级
| 中国高尔夫球协会
| 根据各考点安排
| 高尔夫概论、高尔夫服务技巧
|
4
| 普通话
| 二级
|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
| 学校统一安排
| 普通话
|
注:专业群各专业(方向)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可以在群内专业中相互选择。
2.证书获取要求
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职业技能证书至少1本。
五、课程体系
(一)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素养分析
表3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素养分析表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T1:帮助客户获得健康
| A1-1:提供个性化的健身计划
A1-2:监控健身进度,及时调整练习者的健身计划
|
T2:维护并拓展市场
| A2-1:沟通能力、接待能力
A2-2:市场开拓及产品开发
|
T3:高尔夫服务与接待
| A3-1:沟通能力、接待能力
A3-2:市场开拓及产品开发
|
注:①表中“典型工作任务”栏以T开头进行编码,例如“T2”表示第2项典型工作任务的代码。
②表中“职业能力”栏以A开头进行编码,例如“A2-3”表示第2项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第3项职业能力的代码。
(二)课程体系架构
1.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成长导图

(三)专业核心课程
表4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典型工作任务
| 主要教学内容
| 开设
学期
| 参考
学时
|
1
| 休闲学概论
| T1
| K1-1:掌握休闲与休闲活动的基本知识
K1-2:掌握旅游与休闲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实现旅游与休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 3
| 54
|
2
| 健身健美运动
| T1
| K2-1:掌握健美训练的基本原理、原则与方法
K2-2:掌握现代健美训练的最佳动作以及锻炼方法
| 3
| 72
|
3
| 休闲活动策划与服务
| T2
| K3-1:掌握休闲活动策划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K3-2:进行休闲活动策划实训
| 3
| 54
|
4
| 体育赛事运作与策划
| T2
| K4-1:掌握体育赛事运作领域所必需的系统理论知识和技能
| 2
| 68
|
5
| 高尔夫服务技能
| T3
| K5-1:掌握高尔夫球童岗位流程
K5-2:掌握高尔夫服务技巧
| 3
| 54
|
6
| 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
| T1、T2
| K6-1:掌握健身俱乐部各部门日常运营管理、健身俱乐部会员管理系
K6-2:掌握私人教练日常工作。
| 4
| 54
|
注:表4中“典型工作任务”栏填写表3中任务编号。
六、教学进程表(见附表)
七、学时与学分分配
表5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时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 学分分配
| 学时分配
|
总学时
| 占比/%
| 总学时
| 占比/%
|
公共必修课程
| 公共课
| 720
| 26.6%
| 35
| 25.4%
|
专业必修课程
| 职业基础课
| 114
| 4.2%
| 7
| 5.1%
|
职业技能课
| 144
| 5.3%
| 9
| 6.5%
|
职业技能训练课
| 816
| 30.1%
| 34
| 24.6%
|
选修课程
| 专业限选课
| 591
| 21.8%
| 35
| 25.4%
|
专业群共享课
| 180
| 6.7%
| 10
| 7.2%
|
公共选修
| 任选
| 144
| 5.3%
| 8
| 5.8%
|
合 计
| 2709
| 100%
| 138
| 100%
|
八、教学基本条件
(一)企业条件
休闲旅游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由健身会所、高尔夫俱乐部、滨海景区、游艇俱乐部、滨海度假村组成,能够承担毕业实习、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
(二)学校条件
校内实训条件:休闲旅游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主要由实验酒店、中、西餐实训室、导游虚拟演播室、中格、微格实训室、西点实训室、咖啡调酒综合实训室﹙在建﹚组成,能基本满足本专业校内教学与实训的需要。
(三)师资条件
1.师资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老师数比例高于25:1(不含兼职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为50%,专业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老师
专任老师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休闲服务管理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比较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3.专业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休闲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能够较广泛地联系联系行业企业,了解休闲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研究、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较强。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从专业相关的行业和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能够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等教学任务。
(四)教学方法
在本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建议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景模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教学方法。
九、教学评价
(一)评价形式

(二)课程教学评价
为了掌握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学习的状态与性态,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正确地学习,根据课程标准以及课程建设规划要求,制定课程考核方案,用以考核学生能力、知识和技能。
课程考核采取百分制。由于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独特性,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形成性考核占50%,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占50%构成。
表6 形成性考核分值构成表
形
成
性
考
核
| 考核形式
| 内容
| 要求
| 分值比例
|
到课情况
| 考勤
| 旷课、请假、迟到按标准扣分
| 20%
|
课堂互动
| 师生互动、讨论、学生互评
| 按回答问题的质量加分或扣分
| 20%
|
课程练习
| 课外作业
| 按作业的态度、数量和质量评分
| 30%
|
课程成果
| 调查报告、设计方案、完成项目等
| 课程所在学期完成不少于1000字的课程成果报告
| 30%
|
小计
|
|
| 100%
|
终结性
考核
| 期末考卷
| 本课程全部教学内容
| 试卷考试:题型为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设计题等
作品评分:教师集体评分(专业教师3人以上)
| 100%
|
十、说明
本方案由旅游休闲教研室共同研讨,根据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以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工作任务与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并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
【附】执笔人:孔德鸿 审核人:周晓红 修订时间:2019年 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