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对象与学制
(一)培养对象: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二)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影视剧组、艺术教育、群众文化艺术馆、艺术剧团、文化传媒公司等职业群,能够从事一线专业演出、教学等综合影视动作能力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就业面向、人才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
(一)职业岗位与核心能力
表1 职业岗位群与核心能力
职业岗位
| 主要工作任务
| 岗位核心能力
|
主岗位
| 影视动作演员
| (1)影视动作替身;
(2)影视动作群众演员;
(3)影视动作特约演员;
(4)影视动作演员;
| (1)具备一定的影视动作基础的能力;
(2)具备一定的影视动作基础的能力;
(3)具备一定的影视动作基础的能力与影视表演能力;
(4)具备较强的影视动作技能与影视表演技能。
|
演绎人员
| (1)艺术团影视武术动作表演;
(3)艺术团晚会节目策划;
(4)艺术团晚会编排;
| (1)具备一定的影视动作基础的能力;
(2)具备节目策划能力;
(3)具备节目编创能力;
|
武术动作教师
| (1)少儿(幼儿)武术动作;
| (1)具备一定的影视动作基础的能力;
|
拓展岗
| 主持人
| (1)电台主持;
(2)电视主持;
(3)活动主持;
(4)婚礼主持;
| (1)具备一定语言基础,声音音色纯正;
(2)具备较好的形象基础,语言面貌良好,声音音色纯正;
(3)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有较好的舞台经验与临场应变能力;
|
公司文艺部职员
| 艺术工作组织及安排
| (1)具备个人娴熟的技能
(2)具备舞台表演能力
|
(二)人才培养规格
1.专业能力
(1)掌握高职层次所必需的文化科学、法律等基础知识;
(2)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知识;
(3)具有综合艺术基本理论知识;
(4)具有掌握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常识;
2.方法能力
(1)具有一定的徒手打斗能力与打斗节奏。
(2)具有一定的器械打斗能力与打斗节奏。
(3)具有影视动作的鉴赏能力和编排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作品策划能力;
(5)具有编排创作的能力;
(6)具有从事武术指导与教学的相关能力;
(7)具有一定特殊影视动作掌握能力(威亚);
(8)具有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
3.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
(2)适应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学、演、练”三维一体的实战教学——“小型仿真影视动作剧组”的人才培养形式。
“小型仿真影视动作剧组”该模式以舞台与实景为中心,以演出剧本情节为载体,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形成校内教学+仿真实践+实战(校外实践)的课程体系,以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构建人才培养的层次。通过授课过程——实践实战——成果展出,三位一体的检验。提升学生的影视动作技能。
四、毕业标准
(一)学分要求
获得至少134学分,其中专业群共享课不少于10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二)职业技能证书要求
1.证书获取范围(见表格2)
表格2 职业技能证书
序号
| 证书类型
| 证书类型
| 级别
| 发证机构
| 考试安排
| 支撑课程
|
1
| 职业技能证书
| 舞蹈教师资格证
| 一到十级
| 中国舞蹈家协会
| 六月、十二月
| 舞蹈基础
|
2
| 教师资格证
| 国家
| 教育部
| 十月
| 《毕业实习》
|
3
| 普通话证书
| 三级六等
| 教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部
| 五月、
十二月
| 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
|
注:专业群各专业(方向)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可以在群内专业中相互选择。
2.证书获取要求
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职业技能证书共1本。
五、课程体系
(一)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素养分析
表3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素养分析表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T1:影视动作演员
| A1-1:影视动作替身;
A1-2:影视动作群众演员;
A1-3:影视动作特约演员;
A1-4:影视动作演员;
|
T2:演出艺术团体演艺人员
| A2-1:艺术团影视武术动作表演;
A2-2:艺术团晚会节目策划;
A2-3:艺术团晚会编排;
|
T3:中小学武术动作指导教师
| A3-1:具备艺术教学能力
A3-2:具备语言沟通能力
A3-3:具备一定的影视动作基础的能力;
|
注:①表中“典型工作任务”栏以T开头进行编码,例如“T2”表示第2项典型工作任务的代码。
②表中“职业能力”栏以A开头进行编码,例如“A2-3”表示第2项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第3项职业能力的代码。
(二)课程体系架构

(三)专业核心课程
表4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典型工作任务
| 主要教学内容
| 开设学期
| 参考学时
|
1
| 影视动作基础
| T1:影视动作演员
T2:演出艺术团体演艺人员
T3:中小学中小学武术动作指导老师
| 认知基础动作、基本功
| 1
| 90学时
|
2
| 影视动作技巧
| T1:影视动作演员
T2:演出艺术团体演艺人员
T3:中小学中小学武术动作指导老师
| 徒手打斗动作
| 2
| 102学时
|
3
| 武术动作技能
| T1:影视动作演员
T2:演出艺术团体演艺人员
T3:中小学中小学武术动作指导老师
| 基础武术打斗套路
| 3
| 102学时
|
4
| 武术动作实践
| T1:影视动作演员
T2:演出艺术团体演艺人员
T3:中小学中小学武术动作指导老师
| 器械武术打斗套路
| 4
| 96学时
|
5
| 表演基础
| T1:影视动作演员
T2:演出艺术团体演艺人员
T3:中小学中小学武术动作指导老师
| 表演元素、练习、小品训练
| 1
| 30学时
|
6
| 表演技能
| T1:影视动作演员
T2:演出艺术团体演艺人员
T3:中小学中小学武术动作指导老师
| 表演片段训练
| 3
| 34学时
|
7
| 影视动作(威亚)
| T1:影视动作演员
T2:演出艺术团体演艺人员
T3:中小学中小学武术动作指导老师
| 基本规定动作、空中动作技巧
| 3-4
| 66学时
|
8
| 影视动作实习剧目
| T1:影视动作演员
T2:演出艺术团体演艺人员
T3:中小学中小学武术动作指导老师
| 剧本情节创作与综合影视动作结合
| 4
| 32学时
|
注:表4中“典型工作任务”栏填写表3中任务编号。
六、教学进程表(见附表)
七、学时与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 学时分配
| 学分分配
|
总学时
| 占比/%
| 总学分
| 占比/%
|
公共
必修课
| 公共课
| 684
| 25.48%
| 33
| 24.62%
|
专业
必修课
| 职业基础课
| 192
| 7.15%
| 11
| 8.20%
|
职业技能课
| 198
| 7.38%
| 11
| 8.20%
|
职业技能训练课
| 912
| 33.96%
| 38
| 28.36%
|
专业
选修课
| 专业限选课
| 375
| 13.96%
| 23
| 17.17%
|
专业群共享课
| 180
| 6.70%
| 10
| 7.47%
|
公共
选修课
| 公共
选修课
| 144
| 5.37%
| 8
| 5.98%
|
合 计
| 2685
| 100%
| 134
| 100%
|
八、教学基本条件
(一)企业条件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坐落于被誉为“中国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内。本专积极探索挖掘一部分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同时具备可行性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联系。逐步进行校企融合,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开展、实习、实训、就业、项目合作开发等。建立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及各音乐培训中心、文化传媒公司等。
(二)学校条件
1.表演实训室
设备:9间表演实训室,面积100平方米,配备音箱、积木、布景、小舞台等设备。
2.声乐实训室
设备:4间声乐实训室,面积100平方米。配备投影仪、音箱、话筒、调音台、钢琴、
镜子、移动舞台等相关设备。
3.舞蹈实训室
设备:6间舞蹈实训室,面积200平方米;配备音箱、镜子、鞋柜、换衣间等。
4.舞台实践实训室
设备:1间演艺训练实(黑匣子)训室,面积100平方米,配备投影仪、音箱、话筒、调音台、小型舞台等。
5.实验剧场
设备:1个标准演出舞台。配备:LED显示屏、投影、音响、话筒、调音台等。
6.标准音乐厅1个;合唱排练厅1个;器乐排练厅1个;多媒体数码钢琴教室2间;钢琴实训室3间;琴房35间;民族乐队常备乐器包括:拉弦乐器、弹拨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若干。
7.体育馆一个
设备:具有较大的实训场地进行训练。多功能于一体具备武术、体操、羽毛球、篮球、排球等课程训练。
(三)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为24: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比例为60%。
2.专任教师
表演艺术教研室专任教师都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综合艺术表演能力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或本科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3.专业带头人
表演艺术专业专业带头人具有副高职称,能够较好的进行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
表演艺术专业有兼职教师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四)教学方法
依据表演艺术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学生能力、教学资源,结合影视动作方向培养模式,按计划进行教学任务,在一线教学中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
例如:1、因材施教,精准指导。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补齐差距,使整体学习效果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例如:2、专业汇演,技能提升。
根据每学期的教学安排,教师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任务要求进行舞台作品展示,期间会组织安排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进行观摩。学生在舞台作品展示的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热情。
例如:3、实践实训,积累经验。
在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中安排“迎新晚会”“技能大赛”主题专业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主题平台,充分展示自我专业能力,不仅能够得到学习,从中更能够锻炼积累学生的大赛晚会的能力与经验。
例如:4、模拟仿真,对接行业。
通过校内的小型仿真影视动作剧组+校外剧组实践,打通校内与校外的屏障,循序渐进的通过校内的学习,逐步的过渡到校外的实践。最终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打下基础。
九、教学评价
为了掌握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状态与个性状态,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正确地学习;根据课程标准以及课程建设规划要求,制定课程考核方案,用以考核学生能力、知识和技能。
课程考核采取百分制。每门课程安排自己的特殊性,安排考核比例。
表5 形成性考核分值构成表
形成性考核
| 考核形式
| 内容
| 要求
| 分值
比例
|
到课情况
| 考勤
| 旷课、请假、迟到按标准扣分
| 30%
|
课堂互动
| 师生互动、讨论、学生互评
| 按回答问题的质量加分或扣分
| 30%
|
课程练习
| 课外作业
| 按作业的态度、数量和质量评分
| 40%
|
小计
|
|
| 100%
|
终结性考核
| 期末考卷
| 本课程全部教学内容
| 试卷考试:题型为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设计题等
作品评分:教师集体评分(专业教师3人以上)
| 100%
|
十、说明
本方案根据表演艺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以表演艺术人才需求调查、工作任务与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制订完成,并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
【附】执笔人:赵彬彬 审核人:何萍芳 修订时间:2019年0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