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经典诵读大赛 我院再创佳绩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7-14


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中华颂·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于7月中旬在杭州下沙落下帷幕。我院10级编导专业学生王帅不负众望,获得高职高专组一等奖。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为王帅颁奖。

本次大赛由浙江省语委、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经过6月份初赛选拔,来自全省各大高校的近50位选手入围决赛。我院王帅在身体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其表现获得评委一致肯定,获得一等奖也是名至实归。

另悉,我院10级表演专业学生汤佳玄也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优秀奖。本次比赛的指导老师苏尔康获得“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浙江省首届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举办以来,我院已参加四届,两次获得一等奖殊荣,这是我院办学成果的又一次体现。


我院师生和副厅长韩平 合影


浙江教育厅副厅长韩平给王帅颁奖并合影

附:

荆棘编织的桂冠

——获省第五届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一等奖有感

影视制作系 10编导班 王 帅

浙江省第五届“中华诵·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在我的成长轨迹上留下了不小的印记——获得了一等奖。欣喜之余略有不甘,本来可以发挥得更好。但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90后来说,收获总比遗憾多,感受远比得奖深刻!

四月,我作为候选人接受了“诵读大赛”的校内选拔,并且顺利成为最后确定的选手,将代表学院参赛。坦率说,和表演、播音专业的同学相比,我在形象、舞台经验等很多方面并没有优势,甚至是短板,也许是幸运吧,我心里不觉添了几分担忧:我热爱朗诵,但长这么大,还没有参加过这种高级别的比赛;再说,我这个非专业的要去和专业的过招,实打实地较量,心里还真的没底气,况且还影响到学院的荣誉……我忐忑起来!

初赛在即,指导老师告诉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比赛名次并不重要,最主要的是学习,通过经典诵读提升自我,丰富人生阅历。这个在别人看来似乎是听惯了的要求,在我看来已是字字千钧!正是这个信念,渐渐平息了自己的忐忑,一直支撑着我走向赛场。

当老师给我选定《相信未来》作为参赛作品后,我那颗兴奋的心跳得更厉害了,晚上回到宿舍迫不及待地开始准备,当我第一次读完这首诗歌的时候,不管你信不信,我的泪水沁出了眼眶。这首诗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心一直为这首诗而震撼。我平时喜欢政治和历史,对于这首诗的背景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一直寻求着在灵魂上和作者的共鸣,于是,这寻求共鸣的历程开始了。

朗诵是语言的艺术,也是二度创作,朗诵者将作者的灵魂与自身灵魂融合程度的深浅,决定了朗诵效果的好坏,这需要朗诵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知能力,其难度不言而喻。由于时间紧,加上这首诗歌的难度之大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前两周,在大量的诗歌讲座、朗诵示范的冲击下,我对这首诗产生了一种敬畏感,竟然不知道通过怎样的声音来表达作者的内心,一时找不到状态。老师不时给我梳理。但多次的练习效果让我产生了怀疑:它适合我朗诵吗?但时间容不得我彷徨,我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调整好状态。于是,我卸下包袱,用内心去感受。对着镜子练,走在路上练,那段时间,我就像神经病一样,不断地重复着相同的句子,渐渐地,与我同寝室的同学居然也能朗诵这首诗了。

我有较严重的咽炎,说话多了嗓子便干痛难忍,更何况每天高强度训练,嗓子实在受不了,加之当时的我也确实有些急,结果嗓子突然失音了……最悲催的是,就在当天晚上,老师的一条短信让我真切感受到“眼中有泪”:马上录制初赛视频。

嗓子刚刚能够发出点儿声,录出来的效果不会好,但还是穿着中山装,硬着头皮上了。这一天,很多老师和同学都陪着我在火炉般的小礼堂,为我一遍一遍地指导、录音、摄像,一遍又一遍地启发……一天下来,我感觉丢了魂似的,甚至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这次录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初赛送审截止时间到了,而这样的状态下,我已经不奢求能够晋级了,心里也充满了 对各位老师的歉意……

幸运女神真的眷顾我,就在我也算放弃有意淡忘此事的时候,老师的又一条短信燃起我的希望之火:第二次录制。啊,老师,我爱死你啦!老师依旧耐心地给我进行赛前指导:一字字,一句句,一个个场景把我带入了意境……当我重新站在小礼堂的舞台上时,我知道,我能成功!果然,我与作者的灵魂终于得到了碰撞,真情的流露让我顺利完成了录制,并且通过了初审,挺进了复赛。

暑假到了,我回到了老家石家庄,按照计划,我在家准备七月中旬在杭州的复赛。炎炎烈日,日日高温,半个月的准备时间,我的咽炎多次复发,根本不能大强度训练,只能进一步挖掘诗歌的内涵和适当加强中音区的练习,看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来激励自己的内心,每次朗诵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着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蔡和森等先辈年轻时奋斗的形象,仿佛我也成了其中一分子。每天练声,坚持几天后,竟然能够突破男高音的“禁区”——highC,虽然不像帕瓦罗蒂那么辉煌,但一般的咏叹调已经能够驾驭自如了。保养嗓子更是下了一番苦工,喷的,吃的,含的,喝的,各种药物一起入口。幸运的是,嗓子在临走前的晚上,竟奇迹般的恢复了,一切都是那么巧合,一路下来,幸运女神一直伴随着我。

七月十五日的火车之夜又是一道鬼门关,一路上奔波劳累容易上火,妈妈一路陪着我,盯着我喝水,吃药,吃水果。对于空调极其敏感的我,生怕晚上着凉冻坏嗓子,早上起来唱了两个highC确定嗓音无误后,悬着的心踏实了下来。杭州湿润的空气,蒙蒙小雨也让我有了一颗定心丸……在此期间,嗓子就是我的保险栓。

幸运并没有持续多久,也许是“物极必反”,把嗓音保养到极致也同样意味着脆弱。就在比赛当天的彩排中,上台之前我一直沉浸在诗歌当中,当主持人报幕之后才缓过来,匆匆忙忙走上舞台,刺眼的聚光灯直照着我,一下子把我朗诵的情绪打乱了,第一句话迟迟不敢开口,根本找不到诗歌的节奏,结果惨淡收场,每一个字都像石头砸地一样重,节奏却如蜗牛爬行一样慢,朗诵下来不是享受,而是疲惫。这一下可急坏了老师!祸不单行,妈妈突然发现没带朗诵表演用的白衬衫。这怎么行?我和妈妈焦急万分,而老师却二话不说,驱车带着我们到几公里之外商场里寻找适合我的白衬衫……好不容易买完衬衣,已近中午了,老师便拉我在一个简陋小房间单独训练:没有空调,没有风扇,闷罐一样。平时淡定得有大将风度的老师,此时却如火山喷发一般,激情豪迈地给我示范着。我也极力吸收着他的能量,但由于之前自己根深蒂固的模式,加上我的嗓子已脆弱不堪,我清醒的认识到绝对不能过度用力地费嗓子,一切朗诵形式都是为激发情感而服务的。闷热甚至窒息的房间内,充满着紧张的气氛……我的兴奋早已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疲惫的身躯,几近虚脱的身体……上场之前,我一个人来到卫生间,想着《法兰西岁月》,想着赵世炎用100%的气声宣布了旅欧共产党的成立,想着他们喝着酒,每干一次吼一声“相信未来”……一幅幅画面从我脑海里拂过,突然感觉到久违的灵感再次涌上心头,就在这一刻,我登上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相信未来》!当我朗诵到“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我的眼泪溢满眼眶!因为我明白,这是王帅的情感,王帅的泪!

主持人宣布成绩了,我听着选手们的分数一个一个报下来,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上了,那种紧张真无法形容,杨老师认真记录着选手们的成绩,妈妈眼睛紧盯着分数记录……

最后,主持人开始宣布获奖名单了:三等奖……没有我!老师说:快听!二等奖……也没有我!老师、妈妈他们的手已经紧紧地握在一起了!“下面宣布一等奖获得者——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王帅——”两位老师和妈妈高兴地为使劲地鼓掌!太幸运了!

在回家的火车上,心里依旧激情未减,心中还有不甘,总有一种冲动:我的嗓子如果给力的话……我如果更深刻领会对诗的感悟,并能体现在我的声音和情感中的话……真想再上一次台啊!

望着车窗外,田间阡陌,路两旁荆棘丛生,伸向路面,而荆棘上开满雪白的小花,远远望去,真像一个个花环。是啊,此路亦如我的人生之路啊,而这次比赛不就是人生路中的一段荆棘么?用荆棘编织的桂冠价更高!

回首过往,感慨万分:感谢大赛让我成长,感谢苏尔康老师给我启迪,感谢秦志高教授对我的点拨,感谢为我录音的张建文老师,感谢为我指导声乐的李娜老师,感谢为我摄像的张坤同学,感谢杨菲菲老师和妈妈的细心照料……还有我同寝室的王骏和周晓东同学,感谢他们时时忍受着我的“骚扰”!还有那些默默地为我投票的朋友们!感谢你们帮我编制了一个荆棘之冠,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着我的未来!(整理 杨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