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此生为师,青春无悔——我校学院师德教育主题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12

9月11日下午,横店影视学院举行师德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前往横店古民居电影院观看献礼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的影片《一生只为一事来》,该片以“此生为师,青春无悔”的主题讲述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

对我来说这是一部催泪片。想起了自己大学毕业后带的第一群娃,全程憋着泪看完。影片当中的一些情节和自己当年很像,刚到乡下工作时也不适应环境,水土不服,经常被虫子咬的得全身起泡;身为音乐教师不单单教音乐,还教语文兼班主任,带一年级班。刚出茅庐的自己就和班上的孩子一样一同经历成长,一起学会经受人生中的挑战,辛苦,但也快乐!一眨眼,我带过的孩子他们读六年级了,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我。

——王静霞

影视表演学院音乐表演专业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根据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一生驻守乡村的支月英老师的故事。故事感人,尤其最后几分钟渲染催人泪下,令人肃然起敬。但就电影艺术性来说,遗憾有一些硬伤,故事说教意味过强,旁白过多,演员表演的痕迹太过明显等等,降低了影片的感染力。

——杨伟策

影视制作学院院长助理、影视制作中心主任

我生长在贫穷的山村湖南新化县乌石公社,从1975年秋开始在山村从教,1978年春进省城长沙上大学,游教多国后近年又回到养育我的那片封闭贫瘠的土地扶贫助教,助力乡村振兴。影片跨越近四十年的镜头将我带回了我儿时山村求学、青年时代山村从教和近六年返乡入村游教的场景,令我不时热泪盈眶,更加激起了对那片故土的牵挂,也深感祖国山村教育振兴之路任重道远。

——王国安教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一生只为一事来》这部电影的英文译名是:She Lights up the Mountain。“她点亮了这座大山”,这句翻译文艺而又准确地描述了支月英老师的奉献。我被支老师耐劳苦的精神打动,在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小时代》、《继承者们》不断刷新着人们对物质享受的向往、对财富的渴望,社会越来越浮躁,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支老师敢于打破世俗的眼光,选择坚守在偏远山区,用知识帮助山里的孩子武装自己,点亮孩子们的希望。她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对得起这份被称为“阳光下最圣洁的职业”,乐于奉献,不忘初心。

——苗钰

影视美术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

看这片子,我最大的感悟是没有带够足够的纸。虽然从事教师岗位8年有余,但是扪心自问,自己达不到这高度。影片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两句话,一句是大山说的,“只要心中藏着一条下山的道,就谁都挡不住他”;一句是支老师说的“若是心里存了上山的道,那无论什么也挡不住她上山的路”。第一句话从小孩大山嘴里讲出来,我还觉得这小孩懂得真多,看到后面才知道是现实的无奈。而支老师的那句话,是在准备离开泥洋小学时被放牛娃感动放弃下山,返回时对大山说的。她真的做到了,坚持到最后,成为了我们的榜样。

——曹莉丽

影视旅游学院旅游专业

从19岁时进山的支姐姐,到小花眼中的支妈妈,再到众人眼中的支奶奶,支老师把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大山。她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上学,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和山区的命运。她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地去拜访无法把孩子送去上学的家长,克服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苦条件,牺牲了与家人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幸福,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教育上。她的努力最终有了回报,一个又一个孩子成长了起来,离开了大山,见到了外面更加广阔的天地。

——蒋吉婷

教学科研中心

是什么让一个城里的姑娘像泥洋的青竹一样,在大山里扎了根?

我想应该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人民教师的情怀,它是我们逐梦前行途中提供不竭动力的源泉。所谓有情怀,是指一个人有精神内涵、有宽广胸襟、有人间大爱,是一种超出个人利益之外的情感关切和精神追求。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支老师用爱点亮了这座大山,是她翻山越岭走访17家,慢慢改变了山里人对于教育的态度, 也是她用一颗热忱的心和坚定的信念,软化了一个顽劣孩子的心, 使他能够走出大山。“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去坚守,而是因为坚守,才会有希望。” 近四十年的坚持,她用自己的爱心和努力,帮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深山,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着初心与大山的希望。

一生只为一事来,教师只为教育来。

——董永芳

行政后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