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地助学贷款最新政策及操作指南
一、资助对象范围
针对本人和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如无父母且无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成年学生,可仅考虑学生本人户籍)原则上为浙江省户籍的中国境内大学录取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或中等收入以下家庭学生均可申请助学贷款(中等收入以下家庭界定标准需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
二、明确贷款有关事项
1.还本宽限期和贷款期限:国家助学贷款还本宽限期最长为5年;助学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
2.贷款额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0000元。
3.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70个基点执行。
4.使用范围:学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应优先用于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
*如国家关于贷款期限、额度、利率和使用范围政策调整,则按照国家最新要求执行。
三、明确贷款申报程序
1.首次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凭大学录取通知书,在经办银行的线上系统(APP)填写有关必要信息发起申请,并按照金融机构要求签订承诺书。
2.原享受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资助政策不变,若继续升学,申请新增贷款额度的应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录取通知书等继续攻读学位的证明;不申请新增贷款额度的,可向金融机构提供录取通知书等继续攻读学位的证明,申请原贷款额度财政贴息。
四、明晰财政分担责任
贷款贴息:学生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承担,贴息的具体期限原则上以教育部门批准的学制年限为限。继续攻读学位申请继续贴息的,由原贴息财政部门继续全额贴息。借款学生在校期间因患病等原因休学的,应向经办金融机构提供书面证明,休学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在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省外地方高校就读的学生,其贷款贴息根据学生类别分别由中央财政、省财政解决;在省内地方高校就读的学生,其贷款贴息由生源地市县财政承担。
年度财政贴息资金及风险补偿金的计算周期以本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止。
贷款风险补偿金:全省实施后,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按国家助学贷款累计额的2.5%核定。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省外地方高校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根据学生类别分别由中央财政、省财政统筹解决;省内地方高校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由市县财政按规定比例承担。
五、操作指南
1.首次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怎么操作?
(1) 下载并打开国家开发银行app,点击申请贷款。
(2) 弹出贷款承诺书,勾选“我已认真阅读,理解并同意以上内容”点击同意。
(3) 进入贷款申请录入页,录入贷款申请信息,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4) 进入首贷录入共同借款人信息页,上传双面身份证照片,弹框温馨提示上传成功后,点击确定。点击下一步。
(5) 进入首贷录入共同借款人信息,录入完成并确定无误后点击下一步,进入贷款信息确认页。
(6) 确认无误后提交,进入短信验证页。
(7) 输入手机号和图形验证码,点击发送验证码,输入验证码,点击确定。
(8) 进入申请结果页,在此页面中可以导出申请表。
(9)点击确定,贷款申请提交成功。
2.如何查询贷款申请进度?
(1) 下载并打开国家开发银行app,在快捷服务栏中找到申请进度查询,点击去查看。
(2) 进入贷款申请进度页,即可查看申请进度。
3.如何远程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续贷?
(1) 下载并打开国家开发银行app,点击申请贷款。
(2) 进入贷款申请录入页,录入贷款申请信息,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3) 进入续贷共同借款人页,录入续贷共同借款人信息,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4) 进入贷款信息确认页,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
(5) 进入短信验证页。输入手机号和图形验证码,点击发送验证码,输入验证码,点击确定。短信验证成功,进入申请结果页。
(6) 选择网上签订,进入贷款申请结果页。
(7) 点击导出申请表,提示文件已保存,点击确定,贷款申请提交成功。
(8) 进入远程签订页面,点击同意,进入合同预览页,点击确定。
(9)跳转第三方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成功即申请贷款成功。
学生管理中心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