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 河南农业大学
完成返郑搬迁后,学校为适应世界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各学科间互相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根据河南省农业生产发展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和国家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多层次、高质量人才的精神,对自身的办学条件及基础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学校专业、学科较为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较好,科研成果十分显著。同时随着对外开放,学校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河南农学院院名已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1984年3月27日向河南省教委专题上报了《关于申请将河南农学院改名为河南农业大学的报告》。1984年12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1984]116号文件批准学校改名为“河南农业大学”。
“兴校之计,以人为本”——学校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制定了建设老、中、青三结合师资队伍的战略目标,并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推进学科梯队建设。经多次调整学科梯队和多年系统培养,一些学术带头人成长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知名专家,一批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有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基础,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坚持以教学为主,建设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思路。

2009 农业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特色和优势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
学校下设20个学院,设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6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3万余人。河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特色和优势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
学校建有郑州市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新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1.35万㎡。建有两地三校区互联、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

2021年 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
2021年9月24日,河南省“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新闻发布会宣布,河南将培育高等学校“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遴选确定河南农业大学等7所高校的11个学科争创国家一流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