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14日,许志红院长带领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国辉、院长助理鲍光海、电气系主任郑昕前往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正泰电器南君煜副总裁、总裁助理李俐、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计宪群等陪同调研。 许志红院长一行参观了正泰电器零部件冲焊一体化车间、终端小型断路器数字化车间和数字化展厅,详细了解了正泰电器的发展历程和“一云两网”的战略布局,惊叹于正泰电器的快速发展。 许志红院长向正泰电器介绍了电气学院基本情况、学科发展、科研方向以及学院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南君煜副总裁以坚守实业,整合发展;绿色能源,智能制造;构建平台,赋能创新三个阶段介绍了正泰电器的创业历程、发展过程和发展战略。最后,双方就项目研发、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合作模式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商讨。
5月11日下午,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期中教学工作会议在新楚楼南212会议室召开。学院党委书记占永琼、院长许志红、院教指委委员、各系(中心)管理人员、学工组、院教学秘书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王武主持。会议通过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和“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五个专业毕业要求矩阵,要求相关专业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0版)内涵,细化毕业要求二级指标;要求尽快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中期报告工作和“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报工作,并成立了相关工作小组;通过了《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实施办法》,并成立新一届院教学督导组。根据学校和学院工作安排,王武副院长布置了下一阶段工作要点:持续抓紧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根据通过的专业毕业要求矩阵开展课程大纲修订工作;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培育项目征集工作;“最美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学院统一装修系(中心)教研室工作。许志红院长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全面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占永琼书记对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给予了肯定,并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教师本身要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才能更好的完成育人的使命。二是结合学院“十四五”规划的制定,深刻理解并把握“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内涵意蕴与原则要求,深入实施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强化建设新工科专业,创建学院拔尖创新本科人才的新机制。三是在本科教学工作中,老师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注重体系重塑,创新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力量、工作运行和制度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四是深入研究课程思政建设,争取打造出具有鲜明电气特色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真正培养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4月21日上午,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对接合作推进会在新楚楼南212会议室举行。会上黄捷教授介绍目前与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合作进程,提到合作项目在数据可视化研究、运行工况判断与预警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同时也阐述下一步科研攻关的方向与合作计划。随后,中闽(福清)风电有限公司技术专责陈宖提出公司相关技术需求,与会双方就科技合作展开交流。党建方面,博士生党支部书记傅恺宁提出从联学、联动、联智三个方面推进校企党支部联建:联学方面双方可以举办“我的入党故事”主题演讲等,讲述不同时代党员的故事,回顾入党初心;联动方面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党史知识竞赛,使校企党员同台竞技,加强互动;联智方面利用共建平台,经常性地开展业务技术交流会,强化科技交流合作。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党群人资部经理陈志光则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提出深化党建合作,邀请学院教师担任“工匠精神大讲坛”嘉宾,加强双方文体方面的交流,并欣然应邀参与电气学院红色文化年《党啊,亲爱的妈妈》主题音乐会。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政对与我院合作的项目进度给予了高度评价,提出作为企业,要认识到自身肩负着推进科技发展的使命,要把企业经济效益转化为社会效益,用知识财富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且就双方科技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理清了合作思路,明确了合作目标,为今后与我院的深化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占书记对中闽郭政总经理等一行人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提出电气学院将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且就与中闽能源党支部共建提出要以目标为导向,求实、求特、求高,加强双方合作,充实合作内涵。最后占书记提出希望,相信通过这次对接合作推进会,我院将在与企业共建合作上积累宝贵经验,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次对接合作推进会圆满结束,双方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中闽能源公司和我院将加强在党建+人才、党建+文化领域方面的交流,推进双方党建、科技的合作升级。
为了更好地展现电气学院在职教工的风采,加强彼此的沟通,让学院教职工 身心得到调节,同时增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了解,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电气学院工会特组织全体教职工于2021年4月18日组织开展参观莆田木兰溪水利工程活动。 18日早上7点50分,电气学院全体教职工于福州大学整装待发乘车前往本次活动的第一站——木兰陂。木兰溪是福建省莆田市一条自西向东入海的河流,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母亲河”。可就在20年前,木兰溪水患频发,由于木兰溪是淤泥型河道,要在这上面筑堤,当时在业内被称为“世界级的难题”。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提出:“要变害为利、造福人民”,邀请水利专家、南京水科院的窦国仁院士主持这道课题的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提出了全国首例采用“软体排”筑堤的技术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20年来,福建坚持不懈治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终于实现了让木兰溪“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目标。驻足于木兰陂,清风徐来,看着木兰溪两岸修整的大坝、林立的高楼,听着从古至今为治理水患接续奋斗的英雄事迹,不禁动容。带着感动,学院全体教职工抵达本次出行第二站——双福回族村。双福村人口1896人,其中郭姓少数民族人口1668人,占村总人口比例的88%。双福村曾先后被莆田市列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被国家民委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试点村,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缩影之一。鳞次栉比的红砖厝、厝前小桥流水,有客泛舟,河流两侧村民栽种的龙眼树花繁叶茂,三角梅迎风怒放;田间稻苗初种,紫茄开花,玉米生长,白鹭嬉戏……有老师玩心起,大喊一声,“惊起一滩鸥鹭”,眼前一幕不正是王维笔下“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村落广场前,数百年前的郭氏家训石碑魏然屹立,百年前村办学堂屋舍虽已蒙尘,但兴学重教的理念在强调“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今日依旧熠熠生辉。落日西下,微风徐徐,学院教工带着一路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踏上归程。参观完毕后,全体教职工乘车返回福州,本次旅程圆满结束。
3月29日,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竞赛在新楚楼北230举行。经过赛前的精心准备,来自各系的4名优秀青年教师同台竞技。教师们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与各自学科的发展前沿,深入浅出地讲述授课内容,全方位地展示自身优秀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上,宋福根老师向我们展示了相位电压的知识,宋老师利用幻灯片和条理清晰的板书为我们介绍电学的相关知识,并且用自己条理清晰的板书展示着专业知识。宋老师思路清晰,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调动着课堂氛围,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接着陈飞雄老师向我们讲解了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知识,陈老师用幻灯片向我们介绍了MATLAB的数学计算、MATLAB变量名命名规以及MATLAB预定义的变量,讲解通俗易懂。紧接着关向雨老师讲解了变压器的空载运行知识,关老师先用电磁专业知识帮我们跨过一个“门槛”,然后利用幻灯片向我们展示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举了生活中的变压器的例子,向我们讲述其重要作用,激起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浓厚兴趣。最后是杨公德老师讲解基于动态模型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课题,杨老师用详细的幻灯片和条理清晰的板书向我们展示了坐标转换的基本思路和三相与两相的变换,杨老师语言标准、思路严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4位老师讲解完自己的课题后,评委根据参赛教师的授课教案、教学内容、语言与教态、教学方法、教学板书、教学手段和组织等各方面的表现情况,现场进行实名制打分。经过评委的讨论打分,最终结果如下:第一名 宋福根老师第二名 关向雨老师第三名 陈飞雄老师杨公德老师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竞赛活动,一直是电气学院青年教师共同学习交流、提升教学水平的良好平台,通过多届竞赛的举办,参赛教师不仅可以看到自己未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还可以开拓思路,对同一问题有更多的解决方式,从而达到自我研究、自我反思、不断提高的目的。对于未参赛教师来说, 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通过观摩拓宽视野,见识不同的教学风格, 比较、采纳别人更好的教学方法,对改进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该赛事的促进下电气学院整体教学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2021年3月25日,电气学院2018级全体正式党员前往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信念之基、汲取奋进力量。 大家依次参观了“红色福建·光耀千秋”主题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展、“中央苏区——福建”展区,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逼真的历史场景,详实的图片资料,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整个历史背景和过程,直观地探寻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应运而生的全过程,论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共同探寻共产党人的百年初心。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意识到,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与党史面对面,学习党的历史,体悟党的思想,必将为同学们开启考研、就业的新征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