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慢性难愈性创面开课,省内外专家齐聚英德,传经送宝
近日,英德市人民医院举办省继教项目《基层医院慢性难愈性创面规范化诊治》培训班,邀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常委王洪生教授等资深医疗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规范化诊疗水平。英德市医共体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及医疗骨干参加培训,聆听授课。 培训中,王洪生与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何仁亮主任医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陈铮主任医师等资深医疗专家,分别围绕“糖尿病足溃疡诊疗进展及规范化处理要点”“点阵CO2激光临床应用”“再生医疗技术在压疮及各种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主题,讲授慢性难愈性创面规范化诊治领域的新进展、新理念,并以实际案例分享临床工作经验,为现场学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据介绍,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加上因各种危急重症、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导致的压疮、血管性疾病引起的慢性溃疡等,这一群体的发病率呈总体上升的趋势,由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慢性难治性创面的诊疗也成为临床医疗及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将...
2024.07.26阅读全文
-
我为群众办实事| 健康义诊零距离,专家服务暖人心
7月18日,英德市人民医院在城南门诊组织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用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本次活动通过义诊、免费健康检测和健康宣教,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健康素养。 当天上午,义诊还未开始,已有群众一大早来到现场候诊。8时30分,义诊活动正式开始。省医“组团式”帮扶专家杨哲贤与英德人医内科专家团队“零距离”为群众看诊,耐心地答疑解惑,并根据具体情况,开出一张张“暖心方”。城南门诊护理团队为群众免费测量血压、测血糖等,宣传健康知识,发放高血压、糖尿病、神经系统、冠心病等健康手册。 此次活动,为群众提供义诊服务100余人次,健康咨询服务2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物一批。 一直以来,英德市人民医院始终秉持公益性原则,持续开展健康义诊、健康宣教等活动,把健康服务送到百姓身边,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4.07.22阅读全文
-
91岁老人身患双源性肠癌,微创手术连拆两“弹”,重获新生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老人得以跨越传统寿命的界限,享受更长的生命旅程。近年来,临床上遇到的高龄患者越来越多。传统观点认为,高龄患者是手术的“禁区”,尤其是给80岁以上的患者做手术,更是严峻的挑战。 近日,英德市人民医院普外一区成功开展了一例高龄患者的微创手术,为91岁老人根治结肠双源性肠癌,并创下治疗该病种患者的最高龄纪录。 今年91岁的孙婆婆(化名),因腹部胀痛、肛门无排气排便10天,来到英德市人民医院普外一区住院治疗。经过检查,诊断为结肠肝曲、脾曲双源性癌并肠梗阻。考虑孙婆婆年龄大,手术风险极高,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 普外一区医疗团队在开展微创手术中 针对孙婆婆的病情,科室主任吴继营组织院内MDT团队,开展多学科病例讨论。专家团队认为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经与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同意后,手术如期开展。在手术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医护人...
2024.07.20阅读全文
-
新起点、新发展!英德人医召开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启动会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临床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7月16日,英德市人民医院召开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启动会。英德市卫生健康局局长王维东出席会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机构办公室主任邹燕琴作主题授课,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参加启动会。 王维东强调,市人民医院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建设的启动,是在成功创建“三甲”医院新起点、新平台上做出的新举措,对英德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全面提升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医院要树立上下一盘棋的意识,按照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依法依规共同推进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工作。同时要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建立长期联系,加强学习交流,实现自我提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机构办公室主任邹燕琴作《开展药物临床试验 促进临床研究发展》的主题授课。她从什么是临床研究、开展临床研究的重要性、开展GCP的重要性、国家备案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邹燕琴在讲座中表示,希望通过GCP平台的筹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单位的整体临床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 英德市人民医院于2023年7月晋升...
2024.07.18阅读全文
-
练“救”真本领,全员心肺复苏技能大练兵
为进一步提升全院急救技能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7月10日至11日,英德市人民医院组织开展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及现场考核。通过技能大练兵,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CPR)和除颤仪(AED)的运用水平。 近年来,突发心脏骤停事件不断增加。据统计,心源性猝死患者平均年龄为38.2岁,大多发生在医院或急诊室,而运动性猝死发生率也不容忽视。心肺复苏(CPR)和除颤仪(AED)作为紧急救护技术,当病患突发心脏骤停,第一目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施救,能大大提高自主呼吸、循环恢复率,从而减少因心脏骤停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是死亡,达到挽救生命、获得更好的愈后效果。 培训授课 急诊专家团队进行了主题授课,通过理论讲解和操作视频相结合,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的正确步骤、除颤仪(AED)的使用方法等,重点强调了心肺复苏作为一项紧急救助措施在心脏骤停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以及日常培训的必要性。 现场讲解及操作示范 此次心肺复苏培训及现场考核,进一步强化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对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后...
2024.07.15阅读全文
-
助力百千万工程|实用,干货多,这场科研培训会座无虚席!
7月9日,南方医科大学团委副书记、创业学院院长张清宇率领“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到英德市人民医院开展“投身百千万工程,青春挺膺担当”专利和科研专题培训会。英德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伟波、李东(省医帮扶团队队长)、团委书记胡青雯出席培训会。英德市医共体成员单位、医院各学科骨干代表、青年团员、在院实习生共200余人参加培训会。 会上,刘伟波对应邀专家领导、授课老师和培训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以此次培训会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医院的科研发展,不断提升地区科研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张清宇作《南方医科大学创业探索与实践》专题讲座。他从为什么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始,对双创视角、主要做法、整体情况、优秀项目、以赛争创等方面进行生动地讲解,以具体的案例出发,对创业管理知识进行普及和延展,阐明了医院的创新土壤和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的创新思维,为医院基层科研创新提供了新颖的借鉴案例和全新思维方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骨科范磊博士讲授《临床课题设计及文章写作》,详细讲...
2024.07.12阅读全文
-
健康科普| 糖尿病和肠道菌群也有关?是的,快来了解其中的奥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流行病,是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严重慢性终身疾病。而近年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跟我们超重/肥胖糖尿病有密切关系。 什么是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是长期存在于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其种类繁多,人体内肠道微生物种类约1000种;数量庞大,肠道内的微生物群高达1000万亿。肠道菌群是一个稳定的群落, 在人类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肠道菌群的功能分类和作用 根据对人体的作用,可将肠道菌群分为益生菌、中性菌、致病菌三大功能类别。 1.益生菌 对人体健康有益,约占20%,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和食物消化,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分解有害物,增强免疫力。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 2.中性菌 具有双重作用,约占70%,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当菌群系统紊乱时可大量繁殖,引发疾病。如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3.致病菌 对人体有害,约占10%,受益生菌制约,其数量一旦大量增加,会影响免疫系统,引发疾病。如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 肠道菌群...
2024.07.12阅读全文
-
安全生产|英德人医开展“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系列活动
全国“安全生产月” 2024 安全生产月 我们在行动 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营造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浓厚氛围,英德市人民医院在安全生产月聚焦“畅通生命通道”这一重点任务,扎实开展模拟演练、安全宣传、专项检查、督导整改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不断夯实医院安全生产根基。 火灾逃生演练 “叮铃铃......!”行政楼财务室内浓烟滚滚,火灾警报声四起。 日前,一场火灾逃生演练在英德市人民医院行政楼举行,行政楼的全体干部职工从逃生路线有序撤离。 开展消防演练活动 排查隐患点 医院副院长蒋勇带领医院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专项行动工作,对医院各个区域的逃生通道、消防安全隐患点进行逐一排查,落实责任人,建立整改台账,形成隐患闭环管理。 开展隐患点排查 整改前 整改后 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拆除防盗网前后图片对比 多渠道开展宣教 医院通过横幅、主题宣传版面、宣传彩页、LED等,全方位多渠道地广泛宣传各种安全预防、安全避...
2024.07.06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