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文了解英德人医新生儿科的诊疗服务
科室发展 英德市人民医院儿科在2006年实行普儿区、新生儿区分区管理,新生儿病区设置封闭层流病房,为新生儿学科的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英德市人民医院启动了创建”三甲医院“的工作,加大了各专科人力物力的投入。新生儿科乘势而上,紧抓医院创建”三甲“的机遇,致力于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专科技术基础,在成立新生儿科及新生儿专科门诊后,新生儿科还先后开展了外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脐静脉穿刺术及PICC穿刺术、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新生儿纤支镜等技术。不断填补英德县域技术空白,为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5年共成功救治1.5公斤以下的早产儿53例,其中最小胎龄为26+周,最小出生体重为0.8公斤。 人才队伍 新生儿科现有医护人员37人,医生7人,护士30人,医生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人,初称职称2人。近3年平均年收治病人1323人次。 医院对新生儿科的建设不断强基创优,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工作模式,为专科医护人员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并邀请暨南...
2024.04.26阅读全文
-
出生体重0.8公斤的“巴掌宝宝”现在10公斤啦!英德人医新生儿科用专业和热情探求每一个新生命的无限可能
在新生儿科 每一次的救治 都是对生命无限尊重和热情的体现 最近 医院新生儿科在回访时了解到 出生时超低体重早产儿小可乐(化名) 目前各项健康指标优良 历时11个月的出院康复跟踪结果显示 体重从出生时的0.8公斤增至10公斤 是出生时的12.5倍 通过孩子父母发来的视频 看到小可乐胖乎乎的小脸 听到他银铃般的笑声时 全科室医务人员既欣慰又鼓舞 11个月前 这位出生体重仅0.8公斤、孕周26+的小宝宝(新生男婴平均出生体重是3.38公斤) 在英德市人民医院医院新生儿科 展开了他生命的奇迹 抢救时的照片:出生体重0.8公斤的小可乐 这位一出生便面临重重挑战的小宝宝,他的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生存几率微小且充满不确定性。 英德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接讯后,立即开启救治绿色通道,在医院新生儿急危重症多学科协作(MDT)团队的积极配合下,按照安全有序的救治流程展开行动,精心策划并迅速执行了一系列紧急医疗措施。 新生儿科主任刘志娟,第一时间组织全科医务人员,安排部署本专科相关预案和流程。首先,对宝宝进行了细致的初生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血压、呼吸...
2024.04.20阅读全文
-
预防大肠息肉演变成为大肠癌,这个细节不能忽视!
2024年4月15~21日 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年宣传周主题是 “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 大肠癌的科学防治 大肠癌并不可怕,而且它并不是一瞬间长成的。大部分的大肠癌是由一些常见的大肠息肉演变而来。这些息肉就像“披着羊皮的狼”,暗中观察人体这块“肥肉”,刚开始时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但随着病情进展,“狼”终于露出本性,即发生癌变,让人防不胜防。 01 95%的大肠癌 是由大肠息肉演变而来 我们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而大肠息肉就是大肠粘膜表面隆起的病变,通俗地说,就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大肠息肉这个“肉疙瘩”虽然是息肉的一种,可它却并不如其他息肉那么“乖”。研究表明,约95%的大肠癌就是由这些“肉疙瘩”一步步演变过来的,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但存在个体差异。 虽然这个过程不算太快,但是由于大肠息肉很少引起不适,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很多人发现它的存在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的。而当很多人以便血的症状去就诊时,往往已经处于...
2024.04.19阅读全文
-
一文了解英德人医普外一区医护团队
英德市人民医院普外一区(胃肠外科.肿瘤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特色专科,科室现有医护人员共25人,其中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11人,护士3人;开放床位62张。 吴继营,普外一区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岭南名医。 专业擅长 诊治贲门至直肠消化道的各种疾病及肿瘤外科各种急危重病及疑难病例、消化道肿瘤(腹、盆腔肿瘤,胃癌、十二指肠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根治术及化疗,尤其擅长于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各种外科疾病。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学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分会第三届委员;广东省清远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清远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三届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第二届委员。 科研成果 在国内学术杂志,省级和国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医学论文十余篇。 蔡徐杰,普通外科一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岭南名医,清远市医院评审专家组成...
2024.04.18阅读全文
-
一文了解英德人医普外一区的诊疗服务
英德市人民医院普外一区科室介绍 博学 真诚 创新 奉献 科室发展 普通外科一区(胃肠外科、肿瘤科)始建于1998年,经过20多年的专科建设,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强势专科队伍,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已均衡发展,科室一直以来以“微创技术”开展诊疗工作,在粤北地区独树一帜,2014年被评定为“广东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2016年被评定为“广东省县级人民医院胃肠疾病诊疗服务能力建设单位”。科室现有床位62张,其中包括保健病床2张,拥有进口的腹腔镜,超声刀,腹腔热灌注化疗机,法国进口的先进呼吸机、心电监护、活检及病理快速冰冻切片等一批高科技医疗设备,形成了一个以开放手术为基础,以腹腔镜微创手术,介入微创技术,化疗为特色的专科医疗中心。 人才队伍 普通外科一区(胃肠外科、肿瘤科)医护人员共25人,其中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11人,护士3人。 服务范围 主要诊治全身体表肿瘤,腹、盆腔肿瘤,各种恶性肿瘤和消化道的疾病。 诊疗技术 常见开展的手术有:全身体表肿瘤切除,胃、...
2024.04.18阅读全文
-
高龄不再是手术“禁区”!英德人医助93岁结肠癌患者“闯三关”,康复出院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高龄手术不再是“禁区”。 日前,英德市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93岁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已康复出院,家属送上锦旗,感谢普外一区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 据了解,93岁的李大爷(化名)因腹胀、排便困难5月余,来到英德市人民医院普外一区就诊,确诊为升结肠癌并肠梗阻。入院时患者家属考虑李大爷年龄大,手术风险高,要求保守治疗,但患者病情并未见好转。 普外一区主任吴继营组织医院MDT团队对患者病情开展多学科病例讨论,经MDT团队病情评估,认为患者符合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同意后,在普外一区、手术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同时普外一区秉承快速康复的术后康复理念,在陈繁花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精心护理下,李大爷很快就能下床活动,不久就康复出院。 ① 【高龄患者手术的三大难关】 吴继营介绍,高龄患者往往存在三大难关: 一是体质衰退,心肺功...
2024.04.18阅读全文
-
一文了解英德人医神经内科二区专家团队
英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区是清远市临床重点专科。科室现有医护人员共23人,其中有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 厉三明,神经内科二区主任,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 擅长于脑梗死、帕金森病、癫痫、周围神经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多发性硬化、急性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症、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运动神经元病等诊断治疗的诊治。重症脑血管病、癫痫持续状态、呼吸肌麻痹等神经内科急危重症的救治,颈动脉狭窄血管介入术、脑梗塞静脉溶栓的治疗。 学术任职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清远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等,是清远市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 蔡徐强,主治医师,毕业于湖南省南华大学临床医学系,曾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十佳好医生”、“英德市优秀医师”、“英德市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及“优秀共青团干”等。 专业擅长 擅长于脑血管病、头痛、面神经...
2024.04.17阅读全文
-
一文了解英德人医神经内科二区的诊疗服务
科室发展 神经内科二区成立于2015年11月5日,是清远市临床重点专科。 科室率先开展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治疗,提高脑血管病的治愈率,减少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在2021年已成功创建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 人才队伍 神经内科二区医护人员共23名,其中有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现任科主任厉三明主任医师,是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动脉硬化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清远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清远市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 诊疗技术 科室业务包括: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痴呆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 诊疗技术:脑血管造影术、腰穿术、脑脊液置换术、气管插管术、股静脉穿刺术、股动脉穿刺术,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颅内外血管慢闭开通及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等治疗。 医疗设备 科室核定床位40张,年住院病人1800多人次。科室拥有心电监护机...
2024.04.17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