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点赞!英德市人民医院又一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成功转化
近日,英德市人民医院与清远一公司签订了《技术转让(专利权)合同》,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医用骨科多功能下肢支撑垫》顺利完成了技术转让,是医院第二个专利转化项目。 此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发 是医院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的创新举措之一 该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技术是由英德市人民医院肖翠梅牵头,吴凡宇、冯锡光、林辛霞、孙艺萍等组成专家团队,通过临床实践共同研发完成。 该项技术适用于:1、所有足部、足跟部、小腿后侧位植皮及皮瓣移植的患者;2、适用于所有下肢骨折和骨牵引的患者;可预防由于骨折及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为患者术后的康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可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1、研究背景 目前国内市面上只有采用海绵作支撑,外用棉布或合成革包裹的普通下肢垫,这种普通的下肢垫不能防止足下垂且不具有可拆卸调整的功能,无法满足下肢足部、足跟部、小腿大腿后侧位植皮及皮瓣移植的患者的需求,不能适应体位的改变,装置的实用性较差。 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一款能根据患者病情的要...
2023.12.04阅读全文
-
【先进典型】英德市第十届最美英德人:张冬玲
弘扬好人精神,凝聚道德力量。11月17日上午,2023年“英德好人”发布仪式暨英德市道德模范、最美英德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市文化馆小剧场举办,对6名英德市道德模范、26名第十届最美英德人进行表彰通报。英德市人民医院林辛霞荣获“道德模范”(敬业奉献)荣誉称号,蔡徐杰、张冬玲荣获“最美英德人”荣誉称号。 张冬玲,是急诊科一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已默默耕耘了十七年,从一名护理“新兵”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资深护理骨干,为基层护理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着青春年华。 一、用心护理,温暖前行 “抢救室接收到一位因失足溺水的5岁小孩,请迅速集合”值班组长话音刚落,准备交接下班的冬玲护士听到后,马上加入抢救队伍。她迅速给患儿进行心肺复苏,协助进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开放静脉通道、及时使用抢救药物。 经过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小孩抢救成功。小孩每一次脉搏的跳跃,每一次微弱的自主呼吸,冬玲都默默地守候在小孩身边,鼓励着他,生怕漏掉了每一次奇迹的发生,直到安全护送患儿到重症医学科,她才安心下班回家。她说:“正因为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而又...
2023.12.04阅读全文
-
点赞!胸痛中心一案例晋级全国决赛
11月18日至11月19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指导,健康界、健康县域传播平台主办、邹城市人民医院承办的“第五届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县市医院擂台赛”圆满落幕。英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优势,分享一例心肌梗死》案例,最终进入全国单项主题决赛并获“优秀案例”奖。 心血管内科主任骆嵩山领奖(右三) 大赛围绕“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旋律,发掘和宣传典型案例,吸引全国400多家医院参与,提交了1071个有效案例。经过层层角逐,医院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优势,分享一例心肌梗死》案例,在“加强院前院内衔接”主题中顺利晋级全国单项主题决赛,与其它40多家县级医院代表齐聚山东邹城,展开学术碰撞。 在擂台赛上,心血管内科主任骆嵩山围绕院前、院内和出院后管理,以坚实的临床数据为支撑,生动讲述了胸痛治疗的专科特色案例,展现了医院综合救治能力,赢得了现场评委的好评。 心血管内科主任骆嵩山 此次获奖案例,是英德市人民医院响应国家卫健委“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致力暖心服务患者,改善医疗服务...
2023.11.24阅读全文
-
健康宣讲进机关!英德市人民医院开展暖警送健康活动
11月16日下午,英德市人民医院组织宣讲团队走进英德市公安局开展健康科普宣讲活动。英德市公安局组织机关民警现场聆听学习,各乡镇派出所通过网络进行收听收看。 英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骆嵩山、急诊科副主任赖勋耀、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朱平分别作了《健康,从“心”开始——防治冠心病,保护好您身体的发动机》、《成人心肺复苏术》、《认识慢阻肺》的主题宣讲,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运用典型案例对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如何预防以及早期识别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根据公安干警的职业特点,提醒广大民警要合理调整作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英德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肖翠梅简要汇报了近年来英德市公安局组织干警体检的健康情况。 在心肺复苏术培训中,医护人员亲自讲解示范每个动作的细节,指导现场民警实操演练,细心纠正,确保每个动作规范到位。 现场的公安局民警对英德市人民医院宣讲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健康宣讲活动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23.11.20阅读全文
-
喜报!英德市人民医院主管检验师李丽敏获省级竞赛三等奖
近日,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办,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承办的2023年全省健康教育技能竞赛总决赛在广州成功举办,英德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李丽敏以优异的成绩获竞赛健康科普项目三等奖。 本次决赛设置场所健康教育干预方案设计、健康科普演讲和知识竞赛三个项目,全省各地市的21支代表队同台竞技。英德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李丽敏作为清远市代表队队员之一随队参加健康科普演讲项目竞赛。 李丽敏竞赛中作主题演讲 李丽敏作了题为《警惕“睡眠杀手》的演讲,生动介绍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疾病知识,提出了现今生活中人们对此疾病的常见误区以及此病的预防措施。李丽敏的精彩演讲得到了评委和现场观众的一致肯定。经过激烈地角逐,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荣获三等奖。 清远市参赛选手合影 英德市人民医院一直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以赛促练,以练促学的方式,不断加强健康教育队伍专业能力建设,对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提升当地群众整体健康素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3.11.18阅读全文
-
喜报!英德市人民医院两个优秀案例在省级活动中获奖
近日,在广东省护理质控中心、广东省护理学会、广东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季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英德市人民医院推荐的两个优秀案例分别获得“三等成果”和“优胜成果”。 英德市人民医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培训和科研创新工作,并结合医院学科建设,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地辐射带动英德市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英德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次两个获奖的优秀案例由梁红丽、曹涧敏等多名高年资护理骨干,总结多年工作经验而共同完成,对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临床护理质量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获奖案例一 《PDCA联合RCA根本原因分析法提高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获赛会“三等成果” 该案例由英德市人民医院梁红丽、许素芃、刘贤团、黄丽琴、陈慧翠等团队人员共同完成。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是等级医院评审条款,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但是身份识别错误在临床工作中仍长期存在,身份识别安全管理一直是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 护理部运用PDCA改善工具,成...
2023.11.16阅读全文
-
喜报!英德市人民医院一研究项目荣获“创新清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近日,“创新清远”科学技术奖评选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创新清远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英德市人民医院研究项目《基层医院压力性损伤的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获“创新清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基层医院压力性损伤的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英德市人民医院刘贤团、陈繁花、张玉艳、何丽虹、曹涧敏、李桂宝、李敏、梁玉玲等8名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护理骨干共同完成。 项目主要聚焦于当前压力性损伤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以及我国60岁老龄人口逐年增加,压力性损伤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也将随之有所增加等问题,调查研究英德市10所基层医院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对英德地区护理人员的压力性损伤认知现状、预防实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 项目小组通过开展培训、学术交流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早期预防和识别的能力,为当地群众科普压力性损伤预防知识。 该项目的实施,为英德市各医疗单位对压力性损伤的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借鉴和依据。 英德市人民医院将继续以此为契机,以科技创新...
2023.11.09阅读全文
-
【神经外科】省人医专家团队开展柔性帮扶,助力科室发展
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一步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10月28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万锋主任等9名专家到神经外科开展柔性帮扶,通过培训授课、病例讨论等方式提升科室医疗服务能力,现场医护人员学习热情高涨,获益匪浅。 广东省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队队长、英德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徐卫平,英德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邓子良,医务部副主任陈咏鸽出席活动,神经外科主任华春华主持活动。 病例讨论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周德祥、毛承亮、甘武、郑建涛与英德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李奕秋、沈绍星分别做了脑室内室管膜瘤合并复杂脑积水内镜下治疗、缺血型烟雾病外科治疗、脑膜瘤手术、神经内镜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后颅窝囊肿、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症处理的病例分享,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多层面、多角度对病例进行详细分析讨论,达成了一致的诊疗意见,为管床医师提供了良好的诊疗思路。 护理学习 在护理方面,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巫秋霞护长和黄晓婷专科护士围绕“如何写好个案护理论文” 及“文献汇报的思路及方法”进行理论授课,结合...
2023.11.04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