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廖贤就副市长视察人民医院警务室建设工作

发布日期:2016-01-15 点击:

近年来,全国伤医事件时有发生,英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15年上半年,英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廖贤就对英德市人民医院设置警务室进行了安排,要求公安局分管领导、公安局巡逻警察大队牵头落实好此项工作,为构建和谐、平安的就医环境,为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良好的诊疗秩序提供安全保障。经过半年的筹备,整体警务室于2015年底验收合格,安装到位,公安局巡逻警察大队安排警力排班执勤。2016年1月11日上午,廖副市长到人民医院检查指导警务室的建设工作,医院吴凡宇院长、后勤分管领导和保安中队现场汇报并听取领导的整改意见。

(图一:廖贤就副市长指导警务室的建设工作)

廖副市长对警务室的建设工作表示满意,并提出五个指导意见:一是要完善警务室的装备,添置盾牌、警棍等警械;二是日常工作规范化,完善警务室基础台帐,如治安纠纷、医疗纠纷、接警出警等台账;三是建议增加广场视频监控,方便处理纠纷时取证;四是加强应急演练,如消防演练、治安应急演练等。五是要提高警务室宣传效果,通过播放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盗、防骗等知识,形成安全共识。

(图二:吴凡宇院长向廖副市长汇报工作)

据医院保安队长介绍,公安局巡逻警察大队派驻2名警务人员在警务室执勤,医院保安每日定时进行巡逻防控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发现异常立即通报警务室,并同时与110指挥中心联动。人民医院警务室建成以来,通过两个月多月的正常运行,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实现了“零发案”,有效地维护了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是英德市委市政府又一民生工程。

相关背景——

走进英德人医的“保护神”

——英德市人民医院广场整体警务室建成

近年来,各地报道医院因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发,医托、医闹、醉酒患者在医院寻衅滋事,侵害医务人员及患者的人身安全的案件屡有发生,这些案例已经日益影响到医院正常的医疗

秩序。对此,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两部委联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公安机关,在二级医疗机构建立警务室,加强医疗机构治安管理,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与人身安全。

【英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神”应运而生】

英德市人民医院整体警务室,经过近半年的建设,于2015年11月4日正式投入使用,由公安局巡逻警察大队警务人员和医院保安队负责日常执勤工作,成为维护医院安全稳定、预防打击违法犯罪、妥善化解医患纠纷的“保护神”。现在,让我们近距离了解坐守英德市人民医院里的这位“保护神”。

【威严的外观彰显警威极具震慑力】

医院人员密集,治安状况相对复杂。而如今走进英德市人民医院,就可以见到医院广场的警务室,对于医院职工和群众患者,安全感由心而发。特别是夜幕降临时,闪耀的警灯象征着警威,震慑着鼠摸狗盗的不法行径,警务室内的按照灯,还给前来夜诊的患者带来了光明。

【警械装备补给合理搭配】

警务室由公安局巡逻警察大队派驻警务人员和医院保安中队排班值守。在人员配置齐全的情况下,“技防”更是保障医院安全的重要环节,在警务室内部可以看到,除电脑、办公桌椅、文件柜、警务公示栏、法制宣传栏等常备设施外,头盔、防暴叉、强光手电、对讲机等技防设施也很完善。特别是视频监控系统,英德市人民医院院区安装了大量高清摄像头,对院区道路、办公楼、护士站、门诊大厅、病房等重点区域进行监控,监控中心24小时专人值守。

【加强队伍建设落实治安应急演练】

在公安局巡逻警察大队、武警中队的大力支持下,人民医院要采取“化解小矛盾,积累大平安”的做法,在深化“平安医院”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化解医患矛盾的新方法。医院以警务室为依托,从处置矛盾向发现问题延伸,从事后调解向事前干预转变,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前”将不良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毁坏医疗设备、占据医疗场所、拉横幅、摆灵堂、烧纸钱等扰乱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坚决制止,果断处置。对侮辱、殴打医务人员,限制医务人员自由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进行查处,打击闹事人员的嚣张气焰,及时消除社会影响。英德市人民医院警务室将在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的关怀下,积极探索适宜医院管理的警务工作新模式,切实加强医院治安防控工作,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切实把警务室建设成维护医院正常秩序不可或缺的“保护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