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新闻中心

医院动态

保急诊、保重症、保健康!英德市人民医院打响今冬明春“百日攻坚战”

发布日期:2023-01-03 点击:

2022年12月初,国家防疫政策调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十条颁布后,英德市人民医院党委,在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工作总值交班会上,向全院发出了打赢今冬明春“百日攻坚战”的号召,要求全院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提振士气,团结广大医务人员,坚守医者初心,越是艰险越向前,忠诚担当,保一方百姓安康。

十二月七日

国家防疫政策调整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十条”颁布

社会层面的“全剧终”

成为医务人员的“再出发”

英德市人民医院的新冠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提升到三年来最高响应级别

医疗工作的重心

从疫情防控向医疗救治转变

保急诊医学--调整功能区、优化救治流程

11月22日,医院党委带领行政领导班子和相关职能科室,到急诊科现场办公,实地调研急诊科留观病区的流程优化工作,为今冬明春“百日攻坚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研会上,医院党委书记吴凡宇强调,急诊留观病区的优化,医务人员防护服“一脱间”、“二脱间”,以及生活区、办公区,救护车司机值班区等等区域的调整、流程的优化,为接下来的艰巨任务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但是,再完美的制度,再合理的流程,也需要我们每一个环节上的工作人员“保护好自己,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这与《海因法则》同出一辙。

我们的每一位医务人员,既要在思想上强化防护意识,更要在行动上提升防护技能,严控战斗性减员,杜绝非战斗性减员,为打好这场“百日攻坚战”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急诊医学科现场办公 调整功能布局、优化流程

十二月上旬,英德市社会层面持续“报阳”,市民感染新冠病毒人数迅速上升,且老年人、患有基础病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受到新冠症状和原有基础病的双重夹击,纷纷拨打120急救电话,急诊科进入近十年来最艰难的时期。

由于社会层面的“报阳”已渗入到每个家庭,急诊科医务人员不可避免地陆续被感染,但是全科医务人员均坚守岗位,从未停歇。医院党政班子号召全院支援急诊科,在医务部、护理部的积极协调下,全院各科室一边安顿好发烧较重的职工休息,一边弹性排班,鼓励感染新冠病毒轻症的职工支援急诊科。全院团结一心,十二月,医疗工作平稳有序运行。

保重症医学--新增病区、全力救治危重病人

十二月初,社会层面新冠感染人数激增,医院经充分论证,重症医学科将会在短期内达到收治高峰,床位无法满足市民就医需求,经党政班子组织新冠感染救治工作指挥部会议讨论,决定毗邻重症医学科(中心ICU)的将外科大楼三楼病区,改建成为重症医学科收治病区。

经医院医务部、护理部协调,五官科、内分泌科、骨科一区、颈胸外科、泌尿外科一区、健康管理中心等相关科室积极派员支援重症医学科。由于重症医学科专业性强,病人病情危重,由专科医生或护士带班,前来支援的医务人员协助,共同严把质量关,全力救治重症病人。

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不分昼夜全力救治病人

保健康需求--各科室分设“红区”、“蓝区”为感染新冠病毒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需求

为最大限度避免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医院将各科室、各个完备的治疗单元,划分了“红区”和“蓝区”,“红区”负责收治专科所属的新冠“阳性”患者,“蓝区”收治专科所属的核酸呈“阴性”患者,管理模式严格按照感染科二区的模式进行,使感染新冠的患者治疗原有的疾病得到相应的保障。

与此同时,医院发热门诊根据就诊人流量及时调配人手,保证发热门诊诊疗秩序,真正做到排班跟着排队走,并组织专家组,拟定及调整协定处方,确保发热患者在不断增加的时期,得到相应的救治。

以感染科为主的内科系列的科室,在全力收治专科患者的同时,分担全院内科疾病患者的收治,使大量的老年患者、基础疾病的患者得到合理的救治,为急诊医学科院前急救提供了有力的医疗保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