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总工会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清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对清远市各地推荐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8月18日上午,清远市总工会副主席巫伯池、组宣部办事员林鉴华一行到英德市人民医院,实地检查督导【吴凡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进度和运行情况,英德总工会副主席廖宇红及相关工作人员一同前往。
英德市人民医院“2008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凡宇,与劳模创新工作室全体成员、医院工会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迎接督导检查。
清远市总工会实地检查督导【吴凡宇劳模创新工作室】
巫伯池一行现场查看和走访了【吴凡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平台、工作制度、人员架构、创新成果、示范效应等内容,听取了创建工作汇报,检查了工作进度。
在实地查看模拟训练活动场地过程中,吴凡宇主任医师以“输尿管软镜+可弯鞘碎石技术”为例,现场介绍了新技术、新项目研发过程中的集体培训和操作训练,日常学术活动和“传帮带”技术练兵等工作的开展。巫伯池对【吴凡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场所、运作机制、团队建设、科研成果和“传帮带”示范效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对整个团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座谈过程中,巫伯池详细了解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的硬件条件、成员结构、日常运行、辐射带动等方面的工作。巫伯池强调,要结合泌尿专科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泌尿外科和劳模工作室的优势,推广泌尿专业的先进做法,带动其他专科共同发展,在医疗人才技术培训、技术练兵、业务交流方面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提升医疗队伍综合素质,成为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医疗团队,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据了解,英德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是“老牌”的“广东省工人先锋号”,科研创新成果在清远地区名列前茅,服务能力辐射半径大,为英德市县域内泌尿系统疾病的“大病不出县目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吸引省外和清远、周边县区百姓前来就诊或住院手术治疗,珠海患者邓伯良好的就医感受在出院数月后寄来“不为良相 则为良医”的锦旗。群众康复后的获得感和由衷的赞誉,是泌尿外科团队奋发力强的不竭动力。【吴凡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将进一步示范性、持续性、系统性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推进医院各学科建设和整体内涵、深化三甲医院高质量发展格局。
建设中的【吴凡宇劳模创新工作室】简介
英德市人民医院【吴凡宇劳模创新工作室】设在泌尿外科,业务用房面积3100平方米。工作成员6人,其中由理论水平强、创新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凡宇同志为领衔人,成员有大泌尿外科副主任潘杰、泌尿外科一区主任邓子良、泌尿外科一区主任医师蒋廷森、泌尿外科一区研究生张廷顺、泌尿外科一区护士长曹涧敏。
目前为止【吴凡宇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配置有生物安全柜、Thermo超低温冰箱、Eppendorf/艾本德 移液器、Eppendorf/艾本德 离心机、红外光谱法结石分析仪、科医人钬激光碎石机、瑞科恩钬激光碎石机、超声弹道碎石机、等离子电切镜、腹腔镜、肾镜、输尿管硬镜、输尿管软镜、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超声刀等,制定有攻关的课题《上尿路结石梗阻致尿源性脓毒血症预警及预后评估生物标志物体系的建立》,项目成功申报2021年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并成功申报2022年清远市带资金科技计划项目等。开展了大量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等工作,“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模工作室紧紧围绕学术研究、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开展学术活动,通过临床教学查房、医疗人才培训、技术练兵提升动手能力、参加义诊公益活动等,加强对年轻医生的培养,结合泌尿MDT团队建设,形成危重患者急救体系、搭建疑难病诊治平台、开展科研攻关以及专利转化等。
英德市人民医院工会通过【吴凡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结合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医疗人才工作思路,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学习热情,在劳模精神的影响和感召下,工作室成员充分利用休息时间,交流分享医学前沿动态与科研成果,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技术,将个人、学科和医院的发展,融入到县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