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好人精神,凝聚道德力量。11月17日上午,2023年“英德好人”发布仪式暨英德市道德模范、最美英德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市文化馆小剧场举办,对6名英德市道德模范、26名第十届最美英德人进行表彰通报。英德市人民医院林辛霞荣获“道德模范”(敬业奉献)荣誉称号,蔡徐杰、张冬玲荣获“最美英德人”荣誉称号。
张冬玲,是急诊科一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已默默耕耘了十七年,从一名护理“新兵”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资深护理骨干,为基层护理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着青春年华。
一、用心护理,温暖前行
“抢救室接收到一位因失足溺水的5岁小孩,请迅速集合”值班组长话音刚落,准备交接下班的冬玲护士听到后,马上加入抢救队伍。她迅速给患儿进行心肺复苏,协助进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开放静脉通道、及时使用抢救药物。
经过医护团队的默契配合,小孩抢救成功。小孩每一次脉搏的跳跃,每一次微弱的自主呼吸,冬玲都默默地守候在小孩身边,鼓励着他,生怕漏掉了每一次奇迹的发生,直到安全护送患儿到重症医学科,她才安心下班回家。她说:“正因为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而又坚强不屈,我们更需要全力以赴地去挽救它,不放过任何一丝生的希望。”
在一个忙碌的下午,120送来一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没有家属陪同且精神状态很差。冬玲护士在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的时候,患者毫无征兆开始呕血。她立刻将患者取侧卧位,为患者做各种应急处置,为抢救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到患者平稳后,看到她满是鲜血的衣服时连连道歉。冬玲护士连忙安抚患者,“没事,没事,只要您没事就好,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考验着医护人员的专业急救水平和应急能力。护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考的是耐心、细心、责任心。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面对生命的挣扎,面对无助的渴求,面对康复的期盼,冬玲护士用她精湛的技术、温柔的话语,抚慰病痛者的心灵,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二、“疫”不容辞,逆风前行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冬玲护士毫不犹豫地在请战书上按下手印,她多次积极参与到抗击“疫情”第一线,舍小家顾大家。
2022年11月冬玲护士被选派到方舱医院。在方舱医院,她担任护理组长,每天进舱前,都按照标准的防护要求,将自己层层包裹得密不透风,反复检验。除此之外,还要逐一检查同事的穿着防护是否安全,有无其他遗漏之处。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安心地让他们进舱。
舱内没有安装电梯,冬玲作为组长,进入舱内后的职责就是每天要在六层楼之间不断穿梭,了解每一层病区的动态情况,协调解决各个病区工作人员所面对的困难,以及一千多号患者的相关诉求,还要接收确诊病例,一刻都不能停歇。
为了不影响工作,她穿上防护服后,在病区工作的八小时内不吃喝,忍受数小时的便意,与战友们咬牙坚持着,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为了安抚好患者的情绪,冬玲和战友们想了很多办法,和他们交朋友、加微信、聊家常。在一次次沟通交流中,化解了患者的疑虑,安抚了患者的情绪。为了让患者听清楚,她不得不大声说话,但大声说话就要用力呼吸,肺通气量就会随之增加,肺通气量增加被感染的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大。但是,一想到患者能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更有利于病情恢复,她便毫不犹豫地坚持与患者沟通交流,让大家顺利度过了烦躁期。
岁月见证了冬玲的努力,也见证了她的成长。她多次获得优秀护士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在工作17年里,她知道急诊护理工作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战斗在生死边缘的护士来说,她知道自己还需要做得更多更好,她将继续努力,用爱心、耐心、细心温暖着患者,用精湛的护理技术抚慰患者的病痛,在护理的道路中继续砥砺前行。

张冬玲开展导诊服务

张冬玲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张冬玲在带教查房

张冬玲正在为急诊患者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