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德市人民医院普外一区吴继营主任带领医护团队,成功为一名腹腔内巨大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下巨大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病情稳定,已康复出院。
患者黎先生(化名)因发现腹部肿物5月余,腹胀不适7天入院,入院后影像学检查发现腹腔肿瘤大小约17.5cmx13.0cmx15.2cm,与腹腔组织致密粘连。结合患者情况,吴继营主任的手术团队经过多学科术前讨论,分析实验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并且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吴继营主任带领他的手术团队为患者在全麻下实施腹腔镜辅助下腹腔巨大肿瘤切除术,由于肿瘤巨大,压迫周围器官,操作空间十分有限,整个分离过程比较艰难,但在吴继营主任手术团队的谨慎游离、仔细操作下,终于将这个巨大的肿瘤完整地切除下来,取出的肿瘤最大直径约22cm,重约10斤。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理为胃肠道间质瘤。
由于该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腹腔镜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在陈繁花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秉承快速康复的术后康复理念,黎先生在术后第二天就下床活动,术后未发生出血、伤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患者病情稳定,已康复出院。
科普知多D
什么是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实体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是不是恶性肿瘤?
胃肠间质瘤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倾向的侵袭性肿瘤,其恶性程度取决于肿瘤大小及有丝分裂指数来评估。通常把直径小于2cm的间质瘤称为小间质瘤,一半以上的微小间质瘤表现为良性肿瘤特征,但是随着胃肠道间质瘤的增大,部分可发生恶变并转移。
如何预防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发病的原因及诱因尚未明确,所以没有具体的措施可以预防间质瘤的发生。临床上可通过查体早期发现间质瘤,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接受胃肠镜检查。胃肠镜完全正常时,可以3年左右进行胃肠镜复查。看到胃或肠道中有黏膜隆起时,需进行深入检查,包括内镜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胃肠道间质瘤。患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恶性贫血的人,必须经常到医院检查治疗,消除癌前病变,预防胃肠间质瘤的发生。
得了胃肠道间质瘤该怎么治疗?
手术切除是胃肠间质瘤首选且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目前腹腔镜下微创治疗技术已相当成熟。
目前英德市人民医院普外一区是以腹腔镜微创技术为主,化疗为特色的专科。为了紧跟医学技术的前沿,开展了大量的微创手术,除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外,还常规开展腹腔镜下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单孔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全大肠切除术,腹腔热灌注化疗术等。
随着医院的持续发展、整体医疗技术的提升。我科微创手术品质将继续提升,让患者尽早恢复饮食和回归正常日常生活。全科室医务人员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弘扬“仁心、仁爱、仁术”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群众解除病痛,保障群众大病不出县。
门诊:英德市人民医院综合门诊楼二楼9号诊室
胃肠外科住院部:英德市人民医院外科楼9楼南座普外一区(科室电话:0763-2239691)
专家简介
吴继营,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普通外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岭南名医。
能独立完成普通外科(贲门至直肠消化道的各种疾病)及肿瘤外科各种急危重病及疑难病例的诊治,熟练掌握消化道肿瘤(腹、盆腔肿瘤,胃癌、十二指肠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根治术及化疗,尤其擅长于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各种外科疾病。
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学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分会第三届委员;广东省清远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清远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三届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分会第二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