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英德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改进和优化质控指标,构建更加完善、安全、有序、高效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2月27日下午,英德市胸痛、卒中中心联合例会在市人民医院召开,总结2023年英德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市卫健局有关领导、市120急救指挥中心领导、市医共体成员单位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医护骨干等90余人参加会议。
英德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邓如周讲话
市医共体总医院副院长、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邓子良主持会议。会上,英德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邓如周强调,加强全市胸痛中心体系建设、持续提升胸痛、卒中中心相关疾病的救治能力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带动全市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举措。各医疗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大局意识,深刻认识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提升医疗质量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各专科的全市质控中心。通过质控中心的运行管理、督导检查、指导,进一步提升救治能力,共同推动英德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蒋勇致辞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蒋勇表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重点在于流程管理,要“高标准、严要求”。自中心成立以来,医院的急危重症诊疗水平在不断地提升,各项工作持续向前发展,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各医疗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了区域救治网络和绿色通道,形成了高效的急救体系,有效促进了相关专科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接下来将加快推进三级卒中中心及各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进度,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努力推动英德市胸痛、卒中中心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市医共体总医院副院长、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邓子良主持会议
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心血管内科主任骆嵩山对2023年下半年胸痛中心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讲解胸痛中心质控报告;卒中中心医疗总监、神经内科一区主任卢展宏对2023年卒中中心工作进展进行总结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赖勋耀、大湾镇卫生院急诊科医师张泽耀分别作了主题讲座分享。参会人员就胸痛救治及转诊流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负向指标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等进行了充分讨论。


据介绍,2023年市人民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再灌注比例为93.01%(国家标准≥75%),D2B(门球时间)平均时间61.49分钟,PCI(介入治疗)最短手术用时19分钟,共完成急诊介入手术612台、各种心脏介入手术1669台,大大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和降低心衰发病率。急性脑梗塞患者DNT(到院至开始溶栓时间)中位数为38分钟(国家进阶目标≤45分钟),完成静脉溶栓175例,脑血管造影术83台,介入取栓手术39台,有效降低了急性脑梗塞的致死率、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