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中最为复杂、花费最高的,一旦发病,通常迁延不愈,甚至有截肢的风险,所以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目前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和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预防意识不足,不能有效避免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病变。
一
糖尿病足有哪些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根据病因、病变程度等有不同的分级,不同的分级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广为接受的分级方法主要是Wagner分级(表1)和Texas分级(表2)
Wagner分级
| 临床表现
|
0级
| 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但目前无溃疡
|
1级
| 足部表浅溃疡,无感染征象,突出表现为神经性溃疡
|
2级
| 较深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无骨髓炎或深部脓肿
|
3级
| 深部溃疡,有脓肿或骨髓炎
|
4级
| 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其特征为缺血性坏疽,通常合并神经病变
|
5级
| 全足坏疽
|
表1 不同Wagner分级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Texas分级及分期
| 临床特征
|
0级
| 足部溃疡史
|
1级
| 表浅溃疡
|
2级
| 溃疡累及肌腱
|
分期
|
A期
| 无感染和缺血
|
B期
| 合并感染
|
C期
| 合并缺血
|
D期
| 感染和缺血并存
|
表2 不同Texas分级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二
糖尿病足早期筛查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是用最简易的方法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适合于社区及基层医疗机构,尽早发现高危糖尿病足患者并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措施,避免病情进展。
1
病史
了解生活习惯,家庭状况,自我保健意识,既往是否有糖尿病足病史等。
2
血糖控制情况
降糖治疗方案,自我血糖监测情况,糖化血红蛋白等。
3
神经病变评估
判断是否存在因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感觉缺失,应用10g尼龙丝检查压力觉、128Hz的音又检查震动觉,检查踝反射、针刺痛觉、温度觉等。
4
血管病变评估
观察皮肤的颜色,触诊足部皮肤,触诊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判断有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条件允许可以进行皮温和踝肱指数的测定。
5
皮肤、双足形态及功能
观察有无胼胝、鸡眼、水泡,趾间有无溃烂等。观察有无足部结构异常及关节活动障碍等。
三
如何预防及护理糖尿病足?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吸烟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吸烟严重者容易有周围血管病变。不要赤足行走,不要在热沙滩行走或者在阳光下暴晒时间过久。不宜长时间走和进行高强度锻炼,避免足部长时间过度负重。长期卧床患者注意定期翻身,定时按摩下肢。避免食用过敏药物、食物,避免足部接触硬物等。
2
养成每天检查足部的习惯
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使足部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丧失了“自我保护能力”,所以每天检查足部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对足部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可请家人帮助检查足背、足底、足跟、足趾及趾间,尤其是足部结构异常的部位(外翻等)。检查的内容包括各种损伤、擦伤、水泡、胼胝和鸡眼,皮肤局部有无发红,皮温,皮肤有无干燥、皲裂、溃烂,趾甲有无异常等。
3
保持足部皮肤健康
足部不宜过于干燥和潮湿,足部皮肤干燥出现皲裂的患者可以使用润肤油或膏,注意不要涂抹于趾间。对于足部汗液分泌多的患者应穿着透气性好的鞋子,并勤换袜子。不宜用热水袋、电热毯等物品直接接触皮肤,特别是糖尿病周围神病变的患者。
4
学会正确的洗脚方法
不要长时间浸泡双脚,水温不高于37°C,使用中性皂液,可以轻轻按摩脚部,用浅色干毛巾擦拭以便于观察有无渗液或出血。注意擦干趾间并保持趾间干燥。有大部分皮肤病变患者不宜泡热水澡,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5
对趾甲和胼胝等的处理
定期修剪趾甲,剪趾甲应该在直视情况下能够看清楚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应请家人帮助,避免到公共浴室修脚。应水平修剪趾甲,不要剪得过深,边缘尖锐的地方用指甲锉磨光滑。如果出现胼胝、鸡眼、水疱等情况,应找专科医师或护士处理,避免自行处理或找非专业人员处理,不要使用化学制剂。
6
选择合适的鞋袜
应选择合适,透气性良好,鞋底较厚而鞋内较柔软的鞋,应该在下午时间试鞋及购买。如果患者存在足部结构异常或者经过足底压力测试存在比较明显的足底压力分布不均,应该根据情况定制鞋垫、鞋或特殊装置。不可拆卸的减压装置和减压鞋对糖尿病足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有良好的效果。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异物,在室外不要穿拖鞋和脚趾外露的凉鞋、不要赤足穿鞋。选择纯棉等天然材料制成的袜子不要过紧或有毛边,不要穿高过膝盖的袜子,同时要养成每天更换袜子的习惯。
7
尽可能将血糖和血压控制好
总之,糖尿病足的预防是最好的治疗,以下一图读懂糖尿病足的防护。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