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不断发生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国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胆囊结石的检出率和就诊率也在升高。
体检时,发现有胆囊结石。心中都会有疑虑:为什么会长结石?严重吗?要怎么办呢?这是很多群众关心的问题。
一起来了解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常与胆囊炎合并存在,为常见病和多发病。这种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逐步增加,女性多于男性。而长期慢性胆囊炎有癌变的隐患。

胆囊位于肝脏下面的胆囊窝内
作用:储存、浓缩、排泄胆汁
我们的肝脏一天分泌800—1200ml胆汁,相当于一大瓶可乐,胆囊把大部分水重吸收浓缩10-20倍,当我们吃饭的时候,胆囊把浓缩后的胆汁排进小肠帮我们消化食物中的脂肪营养。
根据胆囊结石的成分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类:
▶胆固醇类结石:质地一般较硬,表面较光滑。
▶胆色素类结石:质地软硬不一致,通常呈泥沙样。
▶混合性:含胆固醇、胆色素、钙质等多种成分。
随着我们不健康饮食习惯,胆固醇食物进食增加及不规律的饮食,体内的胆固醇也就越增高,胆汁内的胆固醇也随之升高及排泄延迟,故形成结石,80%的胆囊结石是胆固醇类结石。
如何确认?
确诊胆结石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彩色超声,也叫多普勒超声,是最常用的“金指标”。对人体没有伤害,看胆囊十分清楚也没有特珠要求,诊断率非常高。
有何症状?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就要保持警惕了!
▶当结石阻塞胆囊管时,会引发胆绞痛或者胆囊炎,疼痛放射到右肩胛部或背部,可伴有恶心呕吐。
▶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感觉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胆囊里的小石头,也不是一下子就蹦出来的,尤其是石头越小越灵活,威力就越大。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应尽早手术治疗,以防其诱发胰腺炎,进入胆总管变为胆总管结石及炎症的长期刺激诱发胆囊癌。
预防胆囊结石的日常注意事项
▶规律性三餐饮食,避免胆汁淤积,是预防胆囊结石的关键。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类食物。严禁暴饮(酒精类)暴食(红烧、油炸类),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吃胆固醇含量高(如:动物内脏)的食物。
▶生活起居应有规律,避免劳累。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散步等,以增强体质。
▶出现上腹疼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健康咨询电话:0763-2221386(普外二区)
住院部地址:新外科大楼九楼北座,
门诊地址:综合门诊楼2楼10号诊室,普外二区门诊(肝胆、肛肠外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