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老人得以跨越传统寿命的界限,享受更长的生命旅程。近年来,临床上遇到的高龄患者越来越多。传统观点认为,高龄患者是手术的“禁区”,尤其是给80岁以上的患者做手术,更是严峻的挑战。
近日,英德市人民医院普外一区成功开展了一例高龄患者的微创手术,为91岁老人根治结肠双源性肠癌,并创下治疗该病种患者的最高龄纪录。
今年91岁的孙婆婆(化名),因腹部胀痛、肛门无排气排便10天,来到英德市人民医院普外一区住院治疗。经过检查,诊断为结肠肝曲、脾曲双源性癌并肠梗阻。考虑孙婆婆年龄大,手术风险极高,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
普外一区医疗团队在开展微创手术中
针对孙婆婆的病情,科室主任吴继营组织院内MDT团队,开展多学科病例讨论。专家团队认为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经与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同意后,手术如期开展。在手术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普外一区为孙婆婆成功实施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根治切除结肠不同部位两个恶性肿瘤。考虑到老人日后的生活质量,术中行回肠与直乙部结肠一期吻合,未行肠造口,保留了患者的原肛门排气、排便功能。
术后,在陈繁花护士长的带领下,护士团队开展快速康复护理。
孙婆婆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很快就能下床活动。经过医护团队的悉心治疗,老人康复出院。家属在欣喜之余,送上锦旗表达谢意,感谢普外一区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

科普知多D
胃肠道肿瘤您还需要知道这些
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表现
早期消化道肿瘤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症状不明显。如果出现食欲减退、吞咽梗阻感、腹痛、腹胀、大便性状改变、黑便、便血、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疲惫、气短等,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就医。
预防胃肠道肿瘤早期筛查是关键
胃肠镜是发现早期消化道癌症的最佳筛查手段,可以精准发现病变部位,直接处理或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胃肠镜可观察部位包括咽部、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是最重要、最直接有效的检查手段,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哪些人更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
►胃癌筛查人群:
年龄大于40岁,并与下述任一项吻合: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③伴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道息肉、溃疡病变等胃部恶性肿瘤癌前病变;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有嗜好吸烟饮酒、喜欢进食腌制食物、高盐饮食等胃癌潜在高危因素。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年龄大于40岁,符合下列任一条者:
①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②既往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溃疡型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③若直系家属中有结直肠癌患者的,需从40岁开始定期进行肠镜筛查。
胃肠镜检查是每年都要做吗?
①对于胃肠道健康的人群来说,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做胃肠镜检查,若结果无异常,则建议3至5年复查;
②对于有家族性息肉病、非遗传性息肉病的大肠息肉病患者、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至少需要每年复查胃肠镜检查;
③对于有阑尾炎、进行过胆囊切除病史的患者,也更加需要多关注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