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弘扬雷锋精神 奋斗成就梦想 学校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

    发布日期:2025-04-07    编辑: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我校立足新时代育人使命,锚定“大思政课”建设目标,创新构建“五聚焦五融合”特色工作模式,以体系化、场景化思维全面铺开“弘扬雷锋精神 奋斗成就梦想”“开学第一课”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将思想引领与机制创新贯通、理论涵育与实践赋能联动、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交融,系统化部署学雷锋主题活动,着力引领青年学子在深学细悟中筑牢信仰根基,在躬身力行中淬炼担当本色。本学期我校重点围绕“雷锋精神的时代传承”,打造“雷锋精神+爱国主义教育”育人体系。

    聚焦红色传承与育人实践相融合

    3月5日,近2000名师生参加“弘扬雷锋精神 奋斗成就梦想”开学第一课主题升旗仪式,院长兼党总支书记金新在国旗下强调“将个人理想融入爱国主义实践”,师生共同诵读《雷锋日记》,厚植家国情怀;宣传统战部推出“我从书中读到的雷锋”系列推文,通过新媒体传播雷锋精神,转载量51次,受到师生广泛关注。马克思主义学院把东北抗联精神与DeepSeek大模型等科技热点融入专题思政课,打造新时代思想政治课创新范例。国际护理学院党支部开展“雷锋精神传薪火”主题活动,强化责任担当。口腔医学院党支部以“学雷锋精神,担复兴使命”为题开展专题党课,重点解读雷锋精神与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依托辽宁“六地”红色资源,向学生详细讲述信念如何转化为行动,理想如何落实到实践之中。药学院党支部通过“药田除草显匠心”劳动实践课,实现专业教育与雷锋精神传承相互促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

    聚焦校地联动与专业服务相融合

    学校立足“艺术实践+公共安全”两条主线,推进专业服务。临床医学院郭明义爱心团队深入社区开展流感预防讲座,同时普及公共卫生知识;管理学院通过“反诈意识心中立”主题团课,筑牢大学生识骗防骗的思想根基,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展“点亮星空”孤独症关爱行动,融入艺术疗愈元素,用专业服务履行社会责任;艺术设计学院组织举办“摄影技术到艺术升华”公益讲座,将美学理论转化为社会服务,依托专业优势以美育浸润校园。

    聚焦青春榜样与成长导航相融合

    学校构建“榜样引领+心理赋能”成长生态。学生工作处组织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开展“奋斗成就梦想”分享会,霍炳阳的“知识体系攻克法”、张帆的“科研创新路径”深刻诠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奋斗内涵;应用技术学院开展“弘扬雷锋精神,践行时代新风”主题团课,计算机工程学院举办以“正确驾驭AI力量,共创智慧未来”为主题的志愿活动,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校园科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青年一代的志愿精神和科技创新潜力;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中心开展《治愈开学焦虑——大学生时间管理“三部曲”》课程,引导学生以做好时间管理开启崭新学期。

    聚焦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相融合

    学校打造“课程思政创新+安全教育实践”创新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把春晚人形机器人转化为思政教学素材,开发“宪法教育剧场”,加强法治教育;管理学院组织师生参观戒毒所实践活动,将法治认知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有效衔接。同时,各二级学院积极组织开展防诈安全教育年级大会。

    聚焦心理护航与成长赋能相融合

    学校构建“积极心态培育+服务践行”协同机制。国际护理学院持续开展孤独症儿童关爱项目,让学生在奉献中践行雷锋精神;康复医学院组织开展“便民服务大集,志愿服务零距离”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劳动育人双重赋能;心理中心开设《积极心理的培养》讲座,通过正念冥想练习等沉浸式体验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进行心理自助。

    弘扬雷锋精神贵在持之以恒,融入生活细节。我校坚持把“开学第一课”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载体,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中践行榜样力量、在奉献中赓续精神血脉,并将雷锋精神培育与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深度融合,锤炼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为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战决胜注入澎湃青春动能,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德育心、以行铸魂的育人实效。

    责任编辑刘子犀

    审核校对李梦琦、白雪、刘子犀


    上一条:我校成功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升旗仪式
    下一条:大连高新区第二学校师生赴我校参加美育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