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文带货看我的 ——我校外国留学生、孔子学院学生积极参加汉语桥“一分钟谁是‘带货王’”挑战赛

    来源: 日期:2022-03-24 作者: 点击量:

    近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汉语桥“一分钟·谁是‘带货王’”中文挑战赛正式开始。该比赛面向全球学习中文、热爱中文的外国友人,参赛者需采用短视频的形式,使用中文在一分钟内分享身边好物。新颖的比赛形式吸引了我校众多外国留学生、孔子学院学生参加。

    马达加斯加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SARAH VOLAHANTA RAFELANJATOVO(中文名:刘君睿)选择了为灯笼带货,在她眼中,灯笼寄托了中国人民美好愿望。她在视频中详细介绍了灯笼的含义,展示各种各样的灯笼及中国传统灯笼的制作方法。

    印尼籍旅游管理专业优秀毕业生MUHAMMAD NURCKHALIK DJIRIMU(中文名:李凯风)介绍了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伴着《江西是个好地方》的欢快歌曲,他风趣幽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婺源的三美——人美、景美、文化美,并表达了自己对第二故乡江西的深切眷恋与思念。

    印度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LAIBA JAVED(中文名:李丽)介绍了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她对汉字和中国书法艺术有着极大的兴趣。在她看来,一个汉字就像一幅优美的画。在本次带货比拼中,她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结合汉字和绘画创作的创意作品。

    除了为第二故乡中国“代言”,不少同学也为自己家乡的特色产品做起了带货。

    印度籍临床医学生KRISHNA POLIYATH SURESH (中文名:苏锐)的带货对象是印度著名的传统服饰纱丽。在视频里,她身着纱丽,介绍了这种著名的印度女性传统服饰。在一分钟的的视频里,苏锐展示了四套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纱丽,说明了在不同场合穿着的不同款式的纱丽的象征意义,充分表现了这一传统服饰的魅力。

    马达加斯加籍汉语进修生NARINDRA GABRIELLE ANDRIANTSEHENO (中文名:爱丽)用流利的中文,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马达加斯加的各种传统服饰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服饰是在马达加斯加的文化中,同语言一样,是一种交流方式,服饰上的图案不仅是为了美观,还可以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

    我校印尼哈山努丁大学孔子学院学生TUTI WULANDARI BIN AHMAD(中文名:张珺竹)向大家讲述了印尼托拉查(Toraja)地区的传统编织工艺,并现场展示了用于该工艺编织出的不同纹饰。

    腹有诗书气自华,巴基斯坦籍临床医学生ANSAR HAYAT KHAN(中文名:安塞尔)、摩洛哥籍汉语进修生AHMED KARMOUM (中文名:哈曼德)不约而同地选择为书籍带货,分享了自己喜爱的图书和书中的故事。

    来自巴基斯坦的安萨尔分享了自己心爱的乌都尔语诗集,希望更多人进入诗歌的世界。作为一名中文学习者,安萨尔希望通过学习中文,将来能够写出自己的中文诗歌。

    摩洛哥的哈曼德向大家介绍了一本他非常喜欢的小说《穷爸爸与富爸爸》,通过插图、动画等形式,完整地介绍了这本书的内容以及书中表达的金融学启示。

    此外,还有许多同学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带货主题,涵盖了特色美食、中华文化、北京冬奥等等,以中文为线,串联千万事物。这些富有创意的中文短视频,不仅紧扣带货主题,也充分展示了我校留学生优秀的汉语水平。目前,各作品已进入本次比赛的展映阶段,3月20日12:00-4月3日20:00将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角出本次比赛的最佳人气奖。

    投票方式:下载“汉语桥俱乐部”app,点击首页一分钟谁是“带货王”专栏,点击所有作品,输入作品名或作者中文名搜索,即可找到该作品并进行投票。每人每天限投五票。

    附表:我校参加汉语桥“一分钟谁是‘带货王’”挑战赛作品列表

    上一篇:我校乌达雅纳大学旅游孔子学院“中文+职业专项培训班”结业

    下一篇:结合历史文化遗产 推动巴厘未来旅游 ——专访印尼乌达亚娜大学旅游孔子学院森达院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