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社政[2004]6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2〕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具体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学生公寓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是预防和处置学生公寓突发事件的领导机构,负责制定防止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各项措施,全面负责学生宿舍的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宿管科为领导小组工作的具体承办部门。
组 长:刘柏松
副组长:敖舒军
成 员:晏志勇 张永庆 林 麟 邹 兵
钱士英 罗东胜
办公室主任:邹兵
二、应急力量和信息保障力量
(一)由公寓管理员和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干部组成应急小分队。
(二)由专职辅导员、公寓管理员和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干部组成信息员队伍。
三、主要职责
(一)信息收集报送。收集和掌握各种不稳定情况,及时上报重要信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员队伍和信息汇报制度。
(二)苗头性事件处置。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协同处置涉及全校的突发事件。按照校综治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全力投入到全校性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中。
针对学校学生公寓安全稳定各具体专项工作,重点做好“预防和处置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火灾事故、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处置治安事件”等4个专项预案。
四、预防工作
(一)日常的预防
1、定期对可能造成突发事件的因素、动向,进行全面分析,理性判断,及时掌握,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向校综治领导小组汇报。确保安全稳定及信息工作的统一领导。
2、重视平时不稳定事端的发现和预防,防止因治安、水、电、饮食等生活问题,学生奖惩、评优、组织发展等关于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引发不稳定事端,防止别有用心的组织及其成员在内部渗透,策动政治事件。
3、发动各级党、团组织骨干广辟渠道,收集、掌握各类不稳定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防火、防盗、防安全事故、防疫情等专项工作检查,分析情况,做出预测,及时上报。
4、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法规教育及安全防范教育,掌握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善于分析动向。特别要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确保学生安全稳定工作落到实处。
(二)敏感时期的预防
1、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或其他形式的会议,及时传达上级和学校有关稳定工作的指示精神,部署工作。
2、敏感时期或重要时间段,宿管科实行双人值班,及时掌握、处理学生的动态情况。领导小组成员在此期间要保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并保证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工作人员供随时调用,以便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五、处置工作
处置突发事件依照统一领导、科学决策、协调配合,快速反应的原则进行。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领导小组全权负责,由组长统一指挥,成员单位主要分工如下:
(一)组织协调工作。以宿管科为主,学生科协助,负责协调领导小组的工作。当班的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赶赴现场,靠前指挥,采取果断措施,调动应急小分队(应急小分队人员名单见附表),制止事态的扩大;及时掌握动态,迅速准确地向校综治领导小组和上级机关汇报并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全力平息事态,确保公寓的安全稳定。
(二)教育疏导工作。具体做好稳定学生情绪,教育劝导工作。密切关注师生员工思想动态,认真做好网上信息引导及监控,及时组织清除或收缴校园内不良张贴物及传单。
(三)保障工作。由宿管科负责,准备足够的应急用电筒、喇叭等设备。
(四) 安全巡查工作。负责24小时安排专人值班,加强重点要害部位巡查,随时保持与校综治领导小组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取证、处置,并做好警戒工作。
六、具体要求
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掌握各种不安定因素,把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把可能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一)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主,疏导为主”的方针,最大限度保证不发生影响全校的政治、治安、消防等重大事件,确保不发生因处置不力而扩大事态或矛盾升级。
(二)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控制。一旦发生影响稳定工作的事件苗头,领导小组人员应迅速赶到现场,加以处置,努力把问题解决在第一时间,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发现对现实不满,存在严重闹事苗头的人员,采取临时措施,并立即上报,共同做好疏导和化解工作。同时查明带头闹事的组织者,严防民事向刑事案件转化。
(四)公寓内发现流传、张贴带有煽动性等有害内容的谣言、标语、大小字报。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妥善处置,防止散布和扩大影响范围。
(五)发现外来人员进行煽动、串联;带头闹事,并有打、砸、抢行为者,请示校综治领导小组后报公安机关处置。
(六)在敏感期和有突发事件苗头时,要及时做好控制工作。加强对广告栏、橱窗、宣传板及各类宣传资料的监管。加强对学生在宿舍上网的监控和管理。
(七)发生地震、洪涝、台风、疫情等自然灾害;有重大损失和伤亡时,立即组织力量千方百计抢救伤员和物资,并维持好现场秩序。
(八)突发事件发生后,将发生原因、发生过程、处理措施、处理结果及处理后的反映等,以书面形式报校综治领导小组
学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