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近期,苏州市“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二期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圆满举行。

此次报告会我市第二期6名“苏教名家”培养对象陆续亮相带来精彩主题报告,一起来看。
《跨界与融合:新时代数字语境下的中学美育创新》主题报告

·沈海泯·
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校(苏州市第六中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姑苏教育领军人才,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教育格言:数字语境下,走向科学与艺术融合共生。

沈海泯从主张缘起、凝练过程、策略行动、未来展望等角度,对数字技术与传统美育的碰撞与融合、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特色高中样态实践、科艺融合等进行了深入阐述。
《灵动:儿童体育教育中的畅想与激发》主题报告

·周伟华·
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姑苏教育领军人才,曾获江苏省最美小学教师提名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教育格言:教育不是灌溉,而是点燃火焰。

周伟华阐释了“灵动体育”的特色内涵。经过十多年实践总结,她逐渐建构“灵动体育”课程、“灵动体育”教学、“灵动体育”活动、“灵动体育”支持系统等一系列新范式,凝练了“灵动体育”教育主张。
《志远景明:给梦想以力量,给未来以力量》主题报告

·许兵·
昆山开发区景王路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教育格言:给孩子适合的温暖的教育。

许兵通过创设“自选择”条件、顺应个性需求,构建“自组织”机制、培育主体精神,催生“自发展”内驱,强化成就动机,让老师在“自组织”的校园里与最好的自己相遇,让学生在“活语文”的课堂上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打造教学相长的“理想国”——普通高中治理研究与实践》主题报告

·李志华·
南京大学苏州附属学校常务副总校长、南京大学附属初级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高中化学特级教师、姑苏教育领军人才。
教育格言:打造教学相长的“理想国”,让学业成绩成为素质教育的“副产品”。

李志华从“学着做管理、单飞办高中、理想国之思、未来与展望”四个方面分享了“打造教学相长的‘理想国’”教育实践的具体路径和策略,畅谈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不断研究创新形成的经验和主张。
《指向思维能力——小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十年探索》主题报告

·吴敏敏·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曾获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教育格言:以“奋楫者先,勇进者进”的姿态,永远行走在教育的春天里。

吴敏敏从“关注思维类型——单一性、关注思维要点——过程性、关注思维课堂——结构化、关注思维空间——立体化”四个阶段具体阐述了十年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深度思考与实践探索。
《追求“可视、可思、可习”的物理图景教学》主题报告

·施坚·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姑苏教育领军人才,江苏省第5、6期333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记功一次。
教育格言:“以美启德,转识成智”——给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思维、激趣求美的同时,引领学生健全精神、完善人格。

施坚认为,物理的教与学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实验,离不开“视”;物理的教与学离不开抽象的推理、形象的表达,离不开“思”;物理的教与学离不开应用,离不开实践,离不开“习”——不断致力于追求“可视、可思、可习”的物理图景教学。
“苏教名家”培养对象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教育教学主张创新为核心内容,围绕自己对教育理想的追寻,就重大教育实践问题形成的价值判断和教育立场,从个性化教育理念和原创性教育实践主张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其所在团队的主要成员也相继作了展示报告。来自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高校专家18人对报告会进行了精彩点评。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造性、示范性、引领性的苏派教育名家。培养工程自2020年实施以来,在省教育厅和省教科院的大力指导和关心支持下,苏州先后有五期共33名优秀教师入选,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第二期6名“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的教育教学主张和实践经验值得广大教师深入学习研讨,本届报告会为教师发展搭建了一个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平台,将引领更多教师不断积淀学习、科研和思想的厚重底色,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成长为新时代苏州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