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成果展示

1.具有促进神经修复作用的脑细胞保护剂创新药物开发

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李飞教授,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药学院药物化学学系主任、江苏省药学会药物化学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团队长期致力于神经精神领域创新药物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曾开发出化药I类脑卒中创新药物并转让给先声药业,目前已进入III期临床。发表SCl论文30余篇,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编、参编药物化学、药物化学实验等教材5部。

转化成果

《右崁醇酯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用途》相关发明专利组合转让给苏州缘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2.基于JWA靶点的创新药研发平台

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周建伟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团队带头人长期致力于JWA基因的研究,是JWA基因的发现者;基于苏州创新平台成立苏州明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融资自研和转让合作相结合方式推进平台建设和发展。

转化成果

发明专利《一种识别驱动肿瘤转移关键异质性分子的预测系统》转让给南京汉卫公共卫生技术有限公司。

3.具有免疫提升功能的多效海洋益生元的产品开发

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刘文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常委,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神经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医学委员会委员。

团队长期致力于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研究,在The Joumal of Neuroscience、Cancer Research、FASEB Journal、Pain、Anesthesiology, Journal oNeuroinflammation.等期刊发表SCl论文3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明专利5项。

转化成果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接触性皮炎的制剂》和《一种用于治疗化疗诱发的外周神经病变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许可给苏州荣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4.分子影像技术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

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张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高层次引进人才,担任分子影像与治疗实验室主任,核药学系副主任,核医药临床转化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独立Pl;

团队长期致力于围绕多功能核药物/分子探针研发方向开展一系列核素探针的合成/标记新技术和生物新特性发现研究。在Nature Chem,J. Am. ChemSoc, J. Control Release, ACS Nano, J. Nanobiotechnol,j.Med.Che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美国专利1项,中国专利3项,已有一个分子影像探针(18F-VS-PSMA)实现临床转化。

转化成果

《I类靶向a核素药物》项目成果独家开发权独家授权苏州四体康宸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5.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体外诊断试剂盒研发

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孙伟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政副主任,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团队长期致力于高血压、结构性心脏病和心衰的药物和介入治疗。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论文42篇,总他引次数552;授权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4项。

转化成果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早诊早治的需求,开发了2款基于活性氧及其关键氧化修饰蛋白的液体活检试剂盒,已申请自主知识产权,并以将专利转让给苏州融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6.急性抗脑疲劳缓压饮品开发

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周其冈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科研院规划处处长,药学院临床药理学系党支部书记和主任,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基因药物技术中心副主任,南京医科大学药物靶标与新药研发中心副主任,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先后获得国家、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人才项目资助。

团队长期致力于情绪调节机理与药物研究,相关的研究发表在《Science》《Nature Protocols》、《Molecular Psychiatry)等国际著名期刊。

转化成果

开发了一款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抗脑疲劳缓压产品,主要成份包含牡蛎粉、酸枣仁、阿胶等,具有明确的急性抗疲劳、缓解压力的作用。目前产品在实验室研发阶段,在改良口感的同时,升级当下核心技术,向量化生产方向改进。

7.抗帕金森病候选药物NMU-6t的成药性评价

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陈冬寅副教授,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团队长期致力于新型脑血管药物的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设计与合成。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以通讯和第一作者在Eur.JMed.Chem., Bioorg. Med. Chem. Lett., Org. BiomoChem,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入选南京医科大学第六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第一届青年编委会编委。

转化成果

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帕金森病候选药物分子NMU-6t,在2024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2024生物医药概念验证项目路演会上路演,并作为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成果推荐。

8.抗脑胶质瘤候选药物NMU-AG1的成药性评价及产品优化

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张宇副教授,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江苏省毒理学学会临床安全用药与临床毒理学专委会委员。

团队长期致力于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胶质瘤、缺血性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开展基于多学科合作的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为先声药业、杭州奥默医药、石药集团、欧康维视和杭州泽德医药等多家国内药企提供新药评估、药物靶标机制解析等技术服务,累计合同到账280余万元。

转化成果

设计合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脑胶质瘤候选分子NMU-AG1,具有体内抗脑胶质瘤活性、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及血脑屏障透过能力,为下一步开发成为药物奠定基础。

注:所有成果发布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