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全球史与中国2015”系列讲座第一讲成功举行

2015-03-18

    4月8日下午,“全球史与中国2015”系列讲座第一讲在图书馆举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汉学系教授、孔子学院院长李夏德(Richard Trappl)教授为全校师生带来题为“奥地利汉学家费之迈(1808-1887)与中国经典德译”的讲座。讲座由李雪涛院长主持。
   李夏德从费之迈的时代入手,以费氏翻译鸿篇巨制《太平御览》为具体实例,指出费氏留给今人数量浩大的译著,是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交流的伟大成果。费氏跳出欧洲中心论的思维,关注到其他地域的知识和文化,同时以全球史为视角,强调东
亚文明,包括与中国知识的互动与迁移,这是他译著更深刻的意义,更久远的影响。全球史研究院、外研社、德语系等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北外新闻网链接:http://news.bfsu.edu.cn/archives/248962

转自北外新闻网全文如下:

“全球史与中国2015”系列讲座第一讲举行

来源:全球史研究院  编辑:郭玮 时间: 2015-04-10  0:43:20

    4月8日下午,“全球史与中国2015”系列讲座第一讲在图书馆举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汉学系教授、孔子学院院长李夏德(Prof.Dr.Richard Trappl)为全校师生带来题为“奥地利汉学家费之迈(1808-1887)与中国经典德译”的讲座。讲座由全球史研究院李雪涛教授主持。

111


    李夏德从费之迈的时代入手,以费氏翻译鸿篇巨制《太平御览》为具体实例,指出费氏留给今人数量浩大的译著,是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交流的伟大成果。费氏跳出欧洲中心论的思维,关注到其他地域的知识和文化,同时以全球史为视角,强调东亚文明,包括与中国知识的互动与迁移,这是他译著更深刻的意义,更久远的影响。李夏德指出,奥地利汉学家费之迈曾将大量中国经典翻译成德文,但他的译文常常遭到汉学家的诟病。今天对待费氏的翻译,必须站在全球化东西知识互动的语境下,必须将费氏还原到其所处时代和历史境况中,不能仅仅囿于译介和汉学的视角。
    讲座结束后,李夏德为全球史研究院题下寄语:“北外的全球史研究院是中国与国外的一座桥梁,作为一位与中国有过40年交往经验的奥地利人,我祝研究院和李雪涛教授取得更优异的成就”。
    全球史研究院、外研社、德语系等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全球史与中国2015”系列讲座是由全球史研究院携手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和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系列讲座,本学期还将举行5场讲座,计划邀请国内外全球史领域的知名学者来校举办讲座。除了通史性、区域性全球史与中国的理论阐述外,本讲座邀请的学者也涉及到世界与中国的专题性研究,其中包括:贸易史、移民史、传教史、语言接触史、科技史、疾病史、概念史、翻译史、留学史等等内容。

(全球史研究院)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