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全球史与中国2016”系列讲座第10讲

王马克:科学史或知识史?毛泽东时代对科学话语的贡献

 

 

       9月12日下午,“全球史与中国2016”系列讲座第10讲(总第23讲)在我校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举行。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汉学系中国当代史教授王马克(Marc Andre Matten)继上周的报告《文化转向之后的历史学及当代学术界的危机》之后,又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科学史或知识史?毛泽东时代对科学话语的贡献》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校内外师生参加。

       王马克教授认为,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中国就存在着“科学救国”的意识形态,但此时科学知识的生产主要是由知识精英所垄断的,他们对科学的定义也基本来自西方。王马克教授解构了西方对科学定义的垄断,认为科学有经验科学和实验科学之分。在他看来,到了毛泽东时代,科学知识的生产呈现了社会转向,出现了以普通民众为知识生产主体的群众科学。他还以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兽医学为例,认为这其实属于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经验科学,依然属于科学的范畴。

    随后王马克教授强调,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之间所流行的科学知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虽然很陌生,但我们要结合理论和实践,摆脱科学概念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客观的看待毛泽东时代对科学话语的贡献。王马克教授的报告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共鸣,之后的提问环节气氛十分热烈,讲座最后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全球史研究院 王嫣婕 供稿)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