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鸠摩罗什与东亚知识的迁移”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6年10月17日,“鸠摩罗什与东亚知识的迁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北外全球史研究院、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联合泰国国际佛教大学共同主办。会议包括主旨报告和三场主题发言,围绕鸠摩罗什与印度和中国的关系、鸠摩罗什与丝绸之路和鸠摩罗什与汉地知识的迁移三个主题展开。

 

 

    北外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教授和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魏查理(Charles Willemen)教授分别从鸠摩罗什与知识的迁移和鸠摩罗什的影响出发,作了大会主旨报告。

 

 

    第一场主题发言由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王邦维教授主持,吉林省社科院尚永琪研究员、北外校史馆姚胜馆长和北外亚非学院李灿老师分别以“鸠摩罗什东来机缘及相关历史问题”、“鸠摩罗什《十诵律》受学师从考述”和“鸠摩罗什何以会成为划时代的翻译家”为题作了主题发言,从罗什的身世、生平、思想、学术及影响等角度,探讨了鸠摩罗什对印度和中国的重要研究意义。

 

 

    第二场主题发言的三位学者分别是《法音》编辑部主任桑吉扎西先生、人大国学院索罗宁教授(Kirill Solonin)和北外亚非学院周利群老师。三个发言分别从提升鸠摩罗什思想地位、西夏人眼中的鸠摩罗什以及鸠摩罗什译经中的印度天文学知识等三个角度,展示了新的史料、介绍了新的研究成果、启发了新的思考。尤其关于鸠摩罗什获得知识的途径、鸠摩罗什译经是不是他本人最重要的功绩等问题,与会学者继续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在之后的第三场主题发言中,北大王锦民副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编审和人大宣方副教授、张瀚墨副教授四位学者分别就“鸠摩罗什与凉州”、“鸠摩罗什对民族融合的贡献”、“鸠摩罗什所译禅经考辨”、“鸠摩罗什时代的佛经译者问题”等议题作了主题发言,涉及史学、翻译、宗教交流等领域,从历史人物活动的考证与阐发、文献考据与文本分析等方面揭示出鸠摩罗什不同身份侧面与其所处纷繁斑斓时代背景的微妙关系。

 

         

    在本次研讨会中,中外学者围绕“鸠摩罗什与东亚知识的迁移”议题,从历史、哲学、宗教、语言学等不同角度出发,探讨鸠摩罗什的价值及其研究意义。最后,李雪涛教授作了会议总结发言,他指出,对鸠摩罗什的研究不应仅停留在佛教内部,鸠摩罗什是中亚、印度和中国知识迁移中的一位核心人物,应当从区域知识迁移的框架中理解鸠摩罗什,正因如此,本次会议从语言学、翻译等多种角度对其身世、思想、学术和影响的研究都颇有意义,这也正是由北外全球史研究院承担此次会议的意义所在。

 

 

                                           (全球史研究院 黄畅 庄超然供稿)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