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全球史与中国2016”系列讲座第15讲

海因茨·法斯曼:欧盟的难民危机

 

       10月31日下午,“全球史与中国2016”系列讲座第15讲(总第28讲)在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举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副校长、著名难民问题专家海因茨·法斯曼(Heinz Fassmann)教授用英语作了题为《欧盟的难民危机》(Refugee Crisis in the European Union)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教授主持。

 

    

   

       法斯曼教授首先解释了什么是“难民危机”,他认为应该正确理解这个词的含义,“难民危机”既是避难者的危机,也是欧洲避难体系的危机,而非难民接收国的危机。他全面回顾了难民危机发生以来的事实和数据,指出欧洲正在经历一次有重大意义的移民和难民潮,大量来自中东和非洲的难民在战争和恐怖的威胁下涌入欧洲,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寻求更好的生活。2015年欧洲难民人数达到130万,而2016年头两个月就多达135000人。法斯曼教授用图表展示了移民的主要来源国、主要去向国,德国成为收到避难申请最多的国家,2015年达到90万人,其次是瑞典和奥地利,向这三个国家申请避难的人数占当地居民人口的比例大大超过欧盟的平均水平。而移民到达欧洲的路径在2016年之前主要是从土耳其取道希腊各岛屿,而2016年之后随着巴尔干路径的关闭,移民主要从利比亚进入意大利。移民跨越地中海的航行非常危险,2015年有报道的死亡人数就达3770多人,而超载是导致惨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法斯曼教授分别以奥地利和德国为例,用数据分析了避难者给两国社会带来的不安,并以图片进行了直观的说明。他简要介绍了欧洲避难体系(CEAS)的政策框架和现实困境,明确地指出了欧洲人的担心,一是中东地区新的冲突会波及欧洲,二是投票民众会向右翼政党倾斜。那么移民与欧洲社会的整合到底是一种负担还是一种潜力呢?法斯曼教授的回答是两者都是。应该看到三分之二的避难者是年轻男性,他们想要学习,但根据一份调查,他们在14个月的合法居留之后被雇佣工作的比例只有5%,在奥地利未被雇佣者每月领取850欧元,这对福利保障制度是一个巨大考验。特别是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隐忧,在奥地利88%的避难者是穆斯林,一种保守的宗教文化重新回到了欧洲这样一个早已世俗化和开放的社会,这被看成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最后,法斯曼教授建设性地提出了欧盟在解决难民危机时应该采取的政策,即对欧盟边界和各国边界加强控制;改进欧洲避难体系;解决难民产生的根源问题,当然这是非常困难的;减少欧盟国家对避难者的吸引力;采取有效的整合措施。法斯曼教授总结说道,难民危机是一个严肃的政治挑战,它要比金融危机更严重,因为人权、社会价值观念和宗教态度都被卷入其中,这对于欧盟国家内部的统一是一种威胁,因此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仍有希望去实现对这一危机的良好解决。

    法斯曼教授的讲解简洁清楚,极有说服力。讲座后,他还和在场的校内外师生就“美国对难民危机的态度”、“北欧国家的难民危机对策”和“难民如何融入欧洲”等多个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法斯曼教授在奥地利享有盛誉,除了维也纳大学的副校长一职外,他还担任维也纳大学应用地理学、空间研究与空间规划教授,奥地利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所负责人,奥地利政府专家委员会主席等职。在讲座前,北外贾德忠副校长会见了法斯曼教授一行。法斯曼教授还在全球史研究院与李雪涛院长进行了会谈。

 

                                                            (全球史研究院 谷倩兮 供稿)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