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李伯重:无独有偶——“十七世纪全球危机”中的中国与英国

     6月7日(星期三)下午,本学期“全球史与中国2017”系列讲座第8讲(总第38讲)在图书馆三层报告厅举行。受邀参加本次讲座的嘉宾是现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国际经济史学会执委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历史)成员李伯重教授。本次的报告题目为《无独有偶:“十七世纪全球危机”中的中国与英国》。我校及北京其他高校的近百名师生共同聆听了讲座,并于讲座后与李伯重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出席本次讲座并担任主持。此外,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李中清教授也在报告后做出了简要评述。

 

     李伯重教授首先对“为何要选择中英两国作为研究对象”以及“中国历史是否是王朝的循环”这两个问题做出铺陈,随后从大航海以来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这一结点切入,引出了本次报告的脉络:在“十七世纪全球危机”的大背景之下,无独有偶的是,中英两国都先后历经盛世与危机、君主应对危机、相似的危机之结局,以及再现盛世——可见中英两国的历史经历了类似的发展及转折。李教授运用较大篇幅梳理了双方从明代万历以及英国都铎­—斯图亚特王朝伊始所出现的空前盛世以及暗藏的危机;两国的君主在应对危机时的反应;两国相似的危机之结局;以及两国在解决危机时不同的方案。李教授在其中还特别指明:英国光荣革命后的新政体成为两国最终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关键;而晚清中英两国的巨大差距亦能追溯至十七世纪的全球危机时期。

    在本次讲座中,李伯重教授从问题意识和比较史学的角度出发,以时间为轴,以阶段为纲,关照中英两国在十七世纪全球危机的大背景所出现的盛世、危机以及毁灭与重生,通过分析诸多历史序列的发生、发展,为听众们逐渐勾勒出一幅宏大广博却条理清晰的画卷。在四个大标题——“盛世与危机”、“应对危机”、“危机结局”以及“再现盛世”之下,李教授在每个章节中都对两国当时重大特征的相似及相异之处做出简明的梳理。此外,李教授还擅长运用生动而切实的案例研究、具体有力的数据分析以及丰富详实的中英文献,讲座中涉及的大量的书名及作者大大拓宽了报告的维度,为师生之后的“寻根溯源”指明了方向。同时,本次报告所展示的比较史学研究方法和过程确让听众耳目一新,为今后比较史学的教学研究做出了十分有益的参照。

    讲座结束后,教师和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继续就若干十七世纪中英历史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探讨。

 

                                                                 (全球史研究院 罗薇 供稿)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