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沈国威:基本词汇与基本词汇化——词汇体系的近代重构

 

 

    2019年4月28日,“全球史与中国2019”系列讲座第6 讲(总讲第76 讲)《基本词汇与基本词汇化:词汇体系的近代重构》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三层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讲座由日本关西大学外国语学部沈国威教授主讲,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主持。
    沈国威教授首先指明关于基本词汇的讨论有两种路径,一为旧苏联的语言理论中关于词汇体系的把握,另一为外语教学实践中词汇大纲的制定。前者主张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的特征;后者以“词频统计、专家干预”为遴选方针。沈教授指出,以上二者都不足以揭示基本词汇的本质。例如后者的代表,桦岛忠夫的“星云说”认为:在星云,即词汇体系的中心部位,以日本的古语、固有词语,为主,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词语;周边则以汉字词为主,同时还参杂一些来自欧美语言的外来词。如果说桦岛的主张在幕末明治初期(1850 年前后)还反映了某种事实的话,而到了明治后期,汉字词实际上已经占据了日语词汇体系的中心位置。
    日本学者田中牧郎在利用日语历史语料库进行研究时发现,1890 年以后某些词语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田中将这种词频变化称之为“基本词汇化现象”。这些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表示新事物的词,以名词为主;第二类是日本固有词汇,多为口语词;第三类数量上远超前两类,以汉字词为主,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如压迫、援助、解決、扩大、可能、期待、气分、具体、欠陥、坚实、见地、贡献、向上、兴奋、合理、考虑、色彩、支持、实现、使命、信念、节约、增大、相当、促进、对抗、妥协、立场、地点、提供、彻底、特征、努力、肉体、发展、悲观、表情、不安、复兴、有利、诱惑……。这一类词并不涉及新意义,既然如此为何还会发生?沈教授认为这是词汇体系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作为词汇近代化的条件,日语的原则是:一、新概念用汉字二字词译出,二、为已有的固有词(和语)准备一个,而更多的情况是一组同义的汉字二字词。而汉语的原则是:一、新概念用二字词译出,二、为已有的一字词准备一个,而更多的情况是一组同义的二字词。沈教授分别称之为“和汉相通”和“单双相通”的原则,并指出二字词是中日,乃至东亚语言的交汇点。
    沈国威教授在讲座中探讨了“二字词哪自何处?”的问题。沈教授指出,秦汉以来的汉语典籍、19 世纪以后英华字典是二字词的丰富资源;在此基础上,日本翻译家创造了一定数量的新词、更新了一部分旧词的词义,特别是激活了一大批汉语典籍中业已存在的休眠词。而汉语能够在短短的十余年内为言文一致做好准备,极大程度上是借力日语的结果。
    接着沈国威教授指出“基本词汇化”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应对从无到有的新概念,如“电脑、手机”等,另一是同义词群中的“原型现象”(protype),如“好、优秀、优良、卓越、出色、良好”中“优秀”脱颖而出。沈国威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一物一名”和“一物多名”两种概念范畴的原型化过程的不同特点。沈国威教授说近代词汇的“基本词汇化”现象有两方面的研究内容,一个是汉外词汇教学大纲的制定,为此沈教授根据自己的理论框架编纂了《汉语词汇学习同义词手册》;另一个是东亚近代词汇交流问题,这部分研究成果汇集在沈教授即将出版的新书《近代汉语二字词研究》中。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