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高端学术论坛(2019)

 

    2019年11月21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首届研究生高端学术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国际大厦一层会议室举行。为帮助博士生开展选题工作,本次论坛设置了专家主旨报告、博士生研究汇报、专家点评三个板块。本次学术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主办,来自维也纳大学的弗里德里希·埃德迈尔(Friedrich Edelmayer)教授、帕拉茨基大学和维也纳大学的阿尔弗雷德·格尔斯特(Alfred Gerstl)教授为论坛作了主旨报告,并担任外方点评嘉宾。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杨恒达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孙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孙立新教授莅临指导,来自北外和其他高校的一些师生旁听了会议。

 

 

    

 

 

    上午9时,北外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主持开幕式,他指出本次研究生高端学术论坛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国际性学术论坛,历史学院将继续打造一个国际的平台。通过维也纳大学教授和博士的报告,大家可以掌握如何去研究一个题目,如何通过研究把最本质的问题提出来,这种解构的方式对于我们年轻的学者尤其是博士生来说非常重要。希望大家把握本次宝贵的机会,不断地向教授们学习,把自己的学问做好。

    首先,来自维也纳大学的弗里德里希·埃德迈尔进行了主旨报告,他报告的题目为《全球视野下的岛屿关联研究》。他指出岛屿研究的重要性及战略地位,如石油、渔业、生物、自然资源等都和岛屿密切相关。弗里德里希教授围绕岛屿的经济重要性、岛屿的边界地域概念、岛屿的军事战略地位、岛屿在环境保护及生物链的维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弗里德里希特别强调岛屿研究的特征是全球性和历史性,而非特殊性和地方性。接着,会议进入主题发言阶段,主题发言一的主持人为孙立新教授。首先发言的是费兰花, 她发言的题目为《喀山的东方研究及汉学(十九世纪上半叶)》。接着发言的是罗薇, 她报告的题目为《20世纪初俄国汉学家施密特的汉语教材<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1902)研究》。然后龚婧进行了发言,她发言的题目为《德国汉学家夏德的汉语观念溯源》。最后申晚营进行了发言,他的题目为《近代“万国”词语的日中环流研究——以< 万国总说>为中心》。发言结束后,与会专家进行了点评,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接下来,阿尔弗雷德·格尔斯特教授进行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南海:中国与马来西亚与菲律宾关系》的主旨报告。作者从对冲战略视角出发,期待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采取更加柔和的外交策略,同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主题发言二的主持人为杨恒达教授,首先进行发言的是帕德里克•莱萨特,他报告的题目为《再论马戛尔尼使团及其与中国南海的关联》。接着进行发言的是薛晓涵, 她发言的题目为《适应与冲突的“双城记”——明末清初天主教在南京与杭州》。然后张子伊进行了报告, 她报告的题目为《近代早期中英关系——以马戛尔尼事件为中心的探讨》。接下来施蒂芬妮·梓豪思进行了发言,她发言的题目为《“新丝绸之路”、俄罗斯“远东1公顷土地”计划与历史叙事的触发》。发言结束后,与会学者进行了点评,大家围绕发言题目展开了充分讨论。主题发言三的主持人为孙岳教授,首先进行发言的是潘瑞芳,他发言的题目为《异域、新知与误读:1866年斌椿使团的欧洲现代性经验书写》。接下来吴秋红进行了报告, 她报告的题目为《民国时期留学东京帝国大学史学学者研究》。发言结束后,与会专家进行了点评,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总结致辞环节,来自维也纳大学的弗里德里希·埃德迈尔教授做了发言。他指出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积极正确评价全球化。在教授们的指导下,本次研究生高端论坛提高了博士生论文的选题质量,加强了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确保了论文的创新性和前沿性,提升了博士生的学术研究水平,促进了中外学术交流。在热烈的气氛中,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