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的全球史:协同与创新”学术研讨会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lobal History in East Asia: Coordination and Innovation”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历史经历着“全球史”的转向,全球史已经成为了国际史学研究的新动向。超越传统的民族、国家、语言、文化来研究和书写历史,已经成为了历史学家的一种新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成立了一系列的全球史研究的机构,包括: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跨区域文明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院等等。北京外国语大学也于2014年底成立了“全球史研究院”,目前承担了全校的历史学课程,并拟成立知识迁移与留学史研究中心、概念史研究中心、中国史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中心,并建设多语种的“全球史数据和出版平台”。研究院出版《全球史与中国》刊物以及“全球史与中国”丛书,并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为中外学者的交流与互动搭建平台。
目前,不论是国内的全球史研究单位,还是国际的研究机构,基本上都处于分散的格局。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的会议,协调、统筹东亚乃至世界各国的全球史研究,包括研究的方法、内容,课程设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各个方面。
主 办 方: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亚洲世界史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
时 间:2017年6月17日,星期六,9:00—18:30
地 点: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国际大厦一层会议室
会议议程
嘉宾致辞
9:00-9:20 彭龙,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9:20-9:40 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院长
9:40-10:00 秋田茂,亚洲世界史学会会长、日本大阪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题发言(一)
主持人:孙来臣,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
10:10-10:40 刘文明,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主任
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的研究和教学
10:40-11:10 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跨区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跨区域文明研究中心的全球思想史研究
11:10-11:40 包茂红,北京大学世界环境史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世界环境史研究中心的全球环境史教学与研究
11:40-12:10 刘家峰,山东大学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院副院长
山东大学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院:缘起、计划与目标
12:10-12:40 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院长
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的研究和教学
12:40-13:30 午餐
主题发言(二)
主持人:秋田茂(AkitaShigeru),亚洲世界史学会会长,日本大阪大学历史系教授
13:30-14:00 孙来臣,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
美国的全球史教学
14:00-14:30 夏继果,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生的培养
14:30-15:00 董灏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15:00-15:30 马龙(Manuel Perez Garcia),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中国的“全球史网络”(GHN)和“中国与欧洲的全球相遇”(GECEM)项目
15:30-15:40 茶歇
主题发言(三)
主持人: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院长
15:40-16:10 秋田茂,亚洲世界史学会会长,日本大阪大学历史系教授
从亚洲视角来书写全球史——大阪大学的挑战与合作
16:10-16:40 韩东育,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德川博物馆藏品所见之东亚的礼争
16:40-17:10 张顺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
关于“全球史”和“世界史”概念的几点思考
17:10-17:40 王中忱,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如何梳理中国全球史研究的学术谱系?—以陈翰笙《帝国主义工业与中国农民》为例
17:40-18:10 刘晓东,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全球史研究的意义——以16世纪前后的东亚史研究为中心
18:10-18:30 会议总结
18:30 晚宴: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工餐厅
其他与会嘉宾:
郭棲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副主任,教授
顾彬(Wolfgang Kubin):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特聘教授
魏查理(Charles Willemen):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泰国国际佛教大学校长
Sara Crowley:麦克米兰出版公司亚洲区主管
Marisol Bernal:GHN与GECEM项目负责人
柳若梅: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教授
顾杭: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副教授
联 络 人:杨钊 博士
电子邮箱:yangzhao8701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