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德国国家科学院《Leopoldina 历史学报》(ACTA HISTORICA LEOPOLDINA)2015 年(总第67 期)刊载了我校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的论文《利玛窦的< 坤舆万国全图> 及其对东亚的意义》(Die Weltkarte des Matteo Ricci und ihre Bedeutung für Ostasien)。
    李雪涛从利玛窦及其所绘的世界地图、绘制地图的动机、地图所带来的西方天文学和地理学知识、地图在形式上的意义、本土化与互动、思想史上的意义、地图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以及结论等八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利玛窦于1584-1602 年间在中国绘制的、可谓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第一种世界地图。
    李雪涛指出,利玛窦世界地图在思想史上的意义在于它将中国人的“天下观”改造成了“世界观”,使中国人认识到,他们不再生活在一个格子式的平面上,而是一个圆形的球体上,中国也不再是天下的中心,而是众多国家中的一员。李雪涛认为,这幅坤舆万国全图是在利玛窦深入研究中国的文献资料以及通过实地考察基础之上,与众多中国合作者共同完成的,因此它绝非是当时西方地图的简单翻译,而是西东文化互补、互动的结果,是两种文化相遇的产物。
    德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于与1652 年,目前拥有来自30 多个国家的1400 多名院士,是德国拥有院士最多的科学院。科学院共分为四个部门: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医学以及行为、社会和精神科学。《Leopoldina 历史学报》创刊于1962 年,主要刊登医学史、科学史方面的德文论文,目前被收入QIS,自2010 年被SJR (SCImago Journal & Country Rank)评为Q4。

http://news.bfsu.edu.cn/archives/250601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