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本周初开展的“行走的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成果,6月4日下午,《概论》教研室主任涂敏结合《概论》课程教学中的理论难点、思想困惑,在大学生思想咨商室与2021级教学班学生代表15人,开展了一次以“思想的升华——在火热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中深刻领悟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为主题的咨商活动,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首先,6个教学班的学生代表分享了本周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所见所闻及引发的所思所想,他们一致表示:本次实践活动受益良多,不仅看到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体会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而且也更加深刻领悟到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不负青春、甘于奉献、勇担时代重任的意义之所在。
接着,涂敏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教室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是将枯燥的书本理论回归到火热的、生动的社会实践,但这并不够,还需要实现一次“思想的升华”。通过参观、走访、调研新时代青海乡村的发展现状,青海乡村发展存在的特殊性以及具体问题也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使大家深刻地理解了党和国家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制定的真理性战略。广阔乡村的发展变化,生动地向大家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的涤荡,是同学们从书本中所无从体悟的。
最后,同学们就《概论》课程的理论难点,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表述的变化历程,社会热点问题,如青海的生态环保、生态旅游等问题及对策和涂敏进行了热烈地交流探讨。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两个小时的座谈交流在同学们意犹未尽的感叹中结束。如何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亲和力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实践教学是实现课程教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目标的必要环节;师生及时的交流互动也是一场必要的教学相长双向奔赴。正因如此,大学生思想咨商室的老师们与广大学生的交流互动也将长期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