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感悟力,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以校外实践教学这一方式作为落实“四优”方案,以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为依托,探索“理论解析、场域体验、情感反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平台建设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使得学生了解领悟中国共产党人在青海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及中国共产党人在青海大地上的精神谱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于10月25日组织任课教师和全校2022级开课班级学生代表近100人赴青海省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参观原子城展馆,深刻感悟“两弹一星”的精神内涵。
同学们走入原子城纪念馆,讲解员围绕“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等相关内容引出讨论话题。同时将场馆内的展品及其背后感人的故事一一介绍给同学们,让学生在参观、实践中去感悟、理解、消化“两弹一星”精神,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使承载着独特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深深络印在同学们心中。带队组长白继贵老师提出:当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内外非常严峻的形势下,果断地决策发展原子弹、弹道、氢弹等战略核武器,这是伟大战略家的远见和卓识,原子弹的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威胁和核垄断,对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和深远的意义。同时带队教师还鼓励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本次活动使得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两弹一星”工程发展的艰辛历程,感受到我国国防工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也体悟到了精神的伟力。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和发扬原子城精神,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