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

思政课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开展2024年第二期青年教师“进德修业”讲堂活动

日期:2024-03-13 来源: 作者:

为搭建教育教学交流平台,切实促进青年教师对教科研成果的提炼,根据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安排,由教务处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2024年第二期青年教师“进德修业”讲堂活动于3月13日下午在文实楼207教师沙龙室举行。活动由我院马文祥副院长主持,并由马文祥副院长、白继贵老师进行点评,闫志敏、关珍珍和陶娟老师主讲,全校近两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报名参加。

首先,闫志敏老师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进行讲解,深入剖析了近代中国国情、革命时代特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他的讲解使参会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鸦片战争前的旧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接下来,关珍珍老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一节。她深入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以及经济全球化被视为一把“双刃剑”的原因。紧随其后,陶娟老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一节。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探讨为何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以及它所经历的历程。活动尾声,各位老师纷纷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建议。白继贵老师对主讲老师们的授课内容和方式进行了详尽点评。他强调,授课方式应既严谨又活泼,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方法与形式应多样化。马文祥副院长对主讲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他提醒老师们,语速应放慢,确保清晰阐述每一个知识点,避免混淆。在授课过程中,用词应准确无误。

这次活动不仅使年轻教师获得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通过两位点评老师与主讲老师的互动交流,活动现场氛围热烈而融洽。

文章因实践而精彩,教研因交流更灵动。此次活动为学院新进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示范展示、教学督导、指导老师评价指导的方式,进一步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升,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增进了教师间的教育教学交流。今后,我院会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开展青年教师能力提升活动,团结带领教师们共为优秀教育的创新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年3月13日